維也納市政府宣布將全面加強學校對智能手機的管理,正式實施課堂和課間休息時間的手機禁令。維也納教育市議員克里斯托夫·維德凱爾(Christoph Wiederkehr)表示,此舉旨在提升學生的學習專注度,并保護兒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這一政策的推出,使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走在了全球加強未成年學生手機管理的前列。
手機禁令為何必要?
近年來,智能手機已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日益突出。多項研究表明,頻繁使用智能手機會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學習成績和社交能力。此外,網絡成癮、網絡欺凌、不良信息傳播等問題也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維德凱爾強調:“手機在課堂上是一個嚴重的注意力殺手。在維也納,兒童和青少年的福祉始終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措施,在教育和保護之間找到平衡點。在小學和中學,所有學生在課堂和課間休息時都必須遵守明確的手機使用規定。”
雖然奧地利政府正在研究全國性的手機管理政策,但維也納已經率先采取行動,在全市學校推行禁令。
維也納市的具體措施
要求所有學校將“無手機課堂和課間休息”納入校規;
違反規定的學生可能面臨警告、家長通知或課堂記錄處分;
進一步加強媒體素養教育,提高學生的數字化使用能力,以培養他們合理使用電子設備的習慣。
維德凱爾補充道:“創新的教育不僅要幫助年輕人為未來做好準備,還要在必要時采取行動,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我們邁出這一步,就是為了確保維也納學校提供最佳的學習環境。”
全球范圍內的手機禁令趨勢
維也納的這項政策并非個例,近年來,越來越多國家加強了對未成年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管控,并在學校中實施更嚴格的管理措施。例如:
法國:自2018年起,法國政府已在全國范圍內禁止15歲以下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智能手機,包括課間休息時間,以減少分心、促進社交互動并降低網絡欺凌風險。
荷蘭:2024年1月,荷蘭政府宣布從新學年開始,在全國中小學推行課堂手機禁令,以提高教學質量。
英國:英國政府在2023年底發布指導方針,鼓勵學校禁止學生在課堂和課間使用手機,以幫助提升學術表現和心理健康。
巴西:自2025年起,巴西教育部要求所有中小學學生不得將手機帶入課堂,以防止上課分心,并要求學校提供公用電話供學生與家長聯系。
芬蘭:2024年,芬蘭政府計劃實施更嚴格的課堂手機管理規定,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維也納的禁令獲得了許多教育專家和家長的支持。許多家長認為,減少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可以改善他們的學習專注度,并促進面對面的社交互動。同時,教師們也普遍支持這一措施,認為它有助于減少課堂干擾,提高教學質量。然而,也有部分學生和家長擔憂,完全禁止手機可能會影響緊急情況下的溝通,或限制學生獲取信息的便利性。
對此,維也納市政府表示,學校將提供緊急聯絡機制,以確保家長和學生在特殊情況下仍能保持聯系。同時,政府將鼓勵學校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而非完全禁止。
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如何在保護未成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充分利用科技的優勢,是全球教育界共同面臨的挑戰。維也納此次的禁令無疑為其他地區提供了一個值得參考的案例,未來或許會有更多國家和地區加入這一趨勢,加強對未成年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管理。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Karl原創編譯,部分內容參考自ORF、奧地利《新聞報》《信使報》《奧地利報》《今日報》等,部分圖片來自新華社、APA及網絡,轉載請注明《維城》EuroNew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