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不跟美國混了?高調盯上殲-35,以后在中東可以跟以色列硬碰硬?
2025年6月28日,外媒報道稱,埃及正在考慮采購中國新一代隱身戰斗機殲-35,這一消息一經披露便引發了廣泛關注。作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埃及為何轉向中國采購先進戰機?殲-35又為何成為埃及的“心儀之選”?更重要的是,這筆交易如果達成,將對中東地區的軍事格局產生怎樣的影響?
據《Defence Security Asia》報道,埃及空軍司令近期在閉門會議中多次提及對殲-35的興趣,而在中埃建交45周年紀念活動上,殲-35模型也被高調展示。消息顯示,埃及之所以轉向中國,背后原因在于美國的技術封鎖。盡管埃及是美國的長期盟友,但在軍售方面卻始終被美國視為“二等買家”。美國不僅拒絕向埃及出售第五代戰機F-35,還限制埃及現役的F-16戰機搭載AMRAAM導彈,雷達升級也被禁止,而這一切都是美國為了“確保以色列絕對優勢”的政策。
在這種背景下,殲-35成為埃及的最佳選擇。這款由中國沈陽飛機公司研發的第五代隱身戰斗機,具備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它采用隱身設計、內部彈艙及有源相控陣雷達,航程超過1200海里,可掛載PL-15遠程空空導彈,打擊距離達200公里以上,完全能夠滿足埃及在地中海和紅海區域的作戰需求。更重要的是,與美國不同,中國的軍售沒有附加政治條件,同時還可提供本地組裝和技術合作方案,幫助埃及提升本土航空工業能力。這種靈活性和技術轉讓在美歐體系中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埃及最終選擇殲-35,這將對中東地區的軍事平衡產生重要影響。以色列目前依賴F-35維持其空中技術優勢,而埃及引進殲-35后,以色列可能會認為該戰機的隱身性能和遠程作戰能力將對其構成潛在威脅。此外,埃及的這一選擇可能引發中東其他國家效仿,如沙特等同樣未能獲得F-35的國家,或許會考慮從中國采購類似裝備。
對于中國而言,殲-35的出口將進一步擴大自身在中東的軍售市場份額,挑戰美國在該地區的傳統主導地位。而對于埃及來說,這不僅是一次軍事裝備的升級,更是對國家主權的宣示。通過擺脫美國的技術封鎖,埃及正在向外界表明其在軍事采購上的獨立性和多元化戰略。
未來,埃及是否會成功拿下殲-35?這一選擇又會如何影響中東的軍事格局?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