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雍正王朝》的觀眾,一定對杜雨露飾演的張廷玉印象深刻,尤其是在“八王議政”那段戲,他怒目圓睜,字字鏗鏘地痛斥群臣時,屏幕前的觀眾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這段教科書級的表演,至今仍被奉為國產劇的“高光時刻”。可誰能想到,這位把歷史人物演得入木三分的老戲骨,背后藏著比劇本更跌宕起伏的人生。
1941年的東北大地,正籠罩在日寇的鐵蹄之下。在那個戰火紛飛、百姓朝不保夕的年代,杜雨露呱呱墜地。小時候的他,常常躲在母親懷里,聽著窗外呼嘯的寒風和不時響起的槍聲,日子過得提心吊膽。
直到新中國成立,杜雨露才終于迎來了讀書識字的機會。他在齊齊哈爾度過了青澀的青少年時光,那時候的他,最愛做的就是跑到學校的圖書館,捧著文學名著一讀就是一下午,或許從那時起,一顆藝術的種子就在他心里悄悄生根發芽。
高中畢業后,杜雨露憑借出色的文藝天賦,順利考入哈爾濱師范大學,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藝術專業。本以為畢業后能順理成章地走上藝術道路,可命運卻和他開起了玩笑。進入哈爾濱話劇院后,他每天苦練臺詞、打磨演技,渴望能在舞臺上綻放光彩。
然而特殊年代的到來,讓他一夜之間失去了心愛的工作,被下放到倉庫當庫管。那些日子里,他只能在堆滿貨物的倉庫角落,對著空蕩蕩的空間練習發聲,把對表演的熱愛深深埋在心底。
直到撥亂反正,杜雨露才終于盼來了重返舞臺的機會。1979年,八一制片廠的一次偶然選角,讓他踏入了影視圈。雖然只是個不起眼的配角,但杜雨露卻像抓住救命稻草般珍惜。他在片場跟著前輩們學習,連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反復琢磨,就這樣慢慢打開了戲路。
真正讓杜雨露聲名遠揚的,還得是《雍正王朝》里的張廷玉。為了演活這個歷經三朝的肱骨之臣,他把《清史稿》翻得滾瓜爛熟,甚至研究起了古代官員的禮儀規范。
劇中“八王議政”那場戲,他和一眾老戲骨唇槍舌劍,從眼神里的隱忍到爆發時的悲憤,每個細微表情都精準到位,把張廷玉的剛正不阿和家國情懷詮釋得淋漓盡致。還有《大宅門》里的白家老爺子白萌堂,他把那個脾氣倔強、剛直不阿的大家長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讓人又敬又怕。
生活中的杜雨露,同樣是個令人敬佩的大家長。他的妻子朱永玨是一名教師,兩人攜手走過無數風雨,一個在舞臺上發光發熱,一個在講臺上默默耕耘,把三個子女培養得十分優秀。即便在演藝圈摸爬滾打多年,杜雨露始終保持著低調謙遜的作風,從不炒作博眼球。
可惜命運再次和他開了殘酷的玩笑。晚年的杜雨露被查出患有癌癥,換作旁人或許早已被病魔擊垮,但他卻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2020年2月底,疫情肆虐的特殊時期,杜雨露與世長辭。因為疫情防控要求,他的葬禮只有兒女、孫輩等6人參加,沒有鮮花簇擁,沒有媒體報道,這位用一生詮釋表演藝術的老戲骨,就這樣安靜地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結束語
在如今流量至上的影視圈,像杜雨露這樣用生命演戲的老戲骨越來越少。他用跌宕起伏的人生告訴我們:真正的演員,是把每一個角色都當作生命在演繹;真正的藝術家,是歷經磨難仍對表演保持赤子之心。
雖然杜雨露老師已經離開了,但他塑造的經典角色,將永遠留在觀眾心中,成為中國影視史上不朽的豐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