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6日,由上海歌劇院與上海大劇院聯合出品、上海歌劇院制作的拜羅伊特音樂節2022年版瓦格納三幕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作為“拜羅伊特在上海”三年歌劇計劃首部巨作,即將在上海大劇院迎來亞洲首演。
該作將在上海歌劇院院長、指揮家許忠的執棒下,由來自世界各國的國際頂尖瓦格納歌唱家、世界一線交響樂團的多位聲部首席與上海歌劇院的藝術家們共同呈現。這也是這部瓦格納巔峰之作在申城的首次亮相。
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告訴記者,《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的上演不僅讓本埠歌劇演出版圖上缺失已久的空白終于得到填補,連續三年的歌劇計劃也讓最權威也是最純正的瓦格納傳統,得以深度融入上海的古典藝術生態。
近5個小時的長篇劇目,瓦格納最難演的作品來了
《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被公認為瓦格納最難的一部作品。一方面,其貫穿全劇的半音化和聲對藝術家的音準提出挑戰,持續4個多小時的無終旋律更是對指揮、歌唱家及演奏家體力的考驗。
同時,該劇別具獨特的戲劇沖突與發展。從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間萌生愛欲到壓抑、對抗、順從、直至以生命求解脫以達“愛欲”最純粹與真摯的境界,瓦格納放棄了傳統的故事敘事,男女主角的“心理過程”變成唯一的戲劇動作,而音樂成為展現“心理流變”最直接、也最有力的手段。
“如何通過演唱和音樂細膩入微的塑造能力,準確描繪并傳遞出男女主人公的心理變化過程、以及其他角色對心理產生變化的催化作用或本能反應,是我們能否在4個多小時的演出中抓住觀眾的關鍵。”指揮家許忠介紹,“這需要指揮對作品深入了解和精準掌控,也需要樂團、合唱團、與角色們較高的聲音可塑性。這是我們一個月來不斷打磨的重點,也是現場觀眾聆聽、欣賞這部劇的關注重點。”
女主角伊索爾德的飾演者之一尼娜·沃倫在采訪中坦言:“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排練的過程也很痛苦,你永遠覺得練得還不夠好,得一直保持學習。”布蘭甘妮的飾演者之一、德國演員貝蒂娜·蘭奇則驚訝于中方演員不僅可以演繹出瓦格納音樂的深意,還能掌握一口流利純正的德語。
此番上演的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由拜羅伊特音樂節導演羅蘭?施瓦布團隊在2022年打造并首演。天地的雙重橢圓象征著宇宙與心靈的共振,開放式的天空中既有星空中的浪漫約定,也有雨雪與雷暴的心靈沖擊,展現出人性與自然的共生。
為確保觀眾看到的舞臺呈現是原汁原味的拜羅伊特音樂節版,在實際落地中,上海大劇院與上海歌劇院的演出團隊共同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但朱嘉君、毛逸楓、劉沈輝等青年舞美骨干及團隊成員反復研究舞臺空間構造,努力解決舞臺設備承重差異,將所有環節預先模擬、拆解、壓縮到極限,在舞監及制作團隊的通力協作下,爭取裝臺及遷景的最短時間,優化排演日程,高質量呈現瓦格納的這一經典巨作。
多國藝術家集結,挑戰歌劇“珠穆朗瑪峰”
此次的演員陣容,可謂國際化十足。主演特里斯坦的男高音葉林?凱夫斯、科比?威爾希,與主演伊索爾德的女高音麗絲?林德斯特倫、尼娜?沃倫,主演布蘭甘尼的貝蒂娜?蘭奇均來自美國,主演庫文納爾的男中音凱?斯蒂弗曼來自德國,主演馬克的低男中音埃吉爾斯?西林斯則來自拉脫維亞。
他們都多次應國際著名劇院之邀主演瓦格納歌劇,更有幾位曾多次主演此番排演的角色,對《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可謂爛熟于心。然而面對這次的演出,他們依然表示壓力不小。葉林?凱夫斯坦言,“演唱瓦格納需耗盡生理與情感的極限,‘特里斯坦和弦’的哲學深度更要求演唱者與角色高度共鳴。”
劇中馬克的飾演者埃吉爾斯?西林斯則真誠分享,自己2023年剛剛與上海歌劇院合作過歌劇《羅恩格林》,沒想到這么快便開啟了又一部瓦格納巨作。而且早在十多年前就對中國有頗多了解、這些年來也多次到中國演出的他更感慨于這里的音樂、建筑以及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庫文納爾的飾演者凱?斯蒂弗曼一到上海就參加了劇目排練開放日活動。“上歌交響樂團的演奏家如此年輕,許多年輕觀眾愿意在演出前就來觀摩、學習,中國有這么好的歌劇氛圍和市場,這真的令人羨慕。”
除了演員之外,此次劇目也集結了一眾國際頂尖的演奏家進行樂隊演奏。巴黎管弦樂團大提琴首席埃里克?皮卡、小號首席弗雷德里克?梅拉迪,法國國家管弦樂團英國管首席勞倫特?德克爾,比利時皇家鑄幣局劇院圓號首席歐蘭妮?巴爾津,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定音鼓首席馬蒂亞斯?穆勒等五位特邀國際首席演奏家的加盟,也讓此番的樂團陣容同樣耀眼。
作為上海歌劇院的中方歌唱家,分別在劇中飾演馬克、梅洛特與布蘭甘尼的男低音余楊、男高音于浩磊與女中音王瀟希對于此番排演的最大感受是壓力與動力并存,“與國際大師同臺演出瓦格納的高難度作品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不僅是學習他們的演唱技藝,更是學習他們如何通過聲音、舞臺演繹來表達瓦格納歌劇中更深層次的、哲思性的心理變化與精神內涵。也非常感謝聲樂指導亞歷山德羅?阿莫雷蒂為我們打磨音樂作業,在發音、呼吸、樂句處理等方面精雕細琢,讓我們與特邀歌唱家們對戲時更有自信。”
上歌交響樂團首席張樂、陳陽岳彤在經歷了最近兩天的合樂聯排后,也更加興奮,“國際首席們的到來,將激發出上海歌劇院青年演奏家們更佳的狀態,期待我們的首演能夠贏得‘瓦絲’們的肯定與認可。”
拜羅伊特音樂節進入“上海時間”
此番,上海歌劇院青年歌唱家與世界頂尖瓦格納歌唱家同臺共演,上海歌劇制作團隊與國際主創團隊攜手共創,再現拜羅伊特音樂節2022年版《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不僅讓中國觀眾能夠近距離獲得拜羅伊特音樂節的頂級體驗,同時也吸引著全球瓦格納歌劇迷紛至沓來。據了解,該作吸引海外觀眾占比為6%,上海以外地區的觀眾占比13.6%。
為進一步擴展瓦格納藝術的社群觸達,引領觀眾走入拜羅伊特音樂節的精神核心,上海大劇院圍繞瓦格納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精心策劃了“藝術課堂”特別企劃之“申城變奏?瓦格納的歌劇密語”系列講座,以及開放彩排、直播活動、“瓦格納歌劇瑜伽”等豐富多樣的公眾參與環節。與此同時,把瓦格納的思想與音樂帶入城市生活,打造面向不同層級觀眾的全城瓦格納共鳴,將是始終貫穿“拜羅伊特在上海”三年歌劇計劃的主題之一。
此前,瓦格納曾孫女、拜羅伊特音樂節藝術總監卡塔琳娜·瓦格納曾在采訪中告訴記者,《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是全世界范圍內歌劇觀眾最喜愛、也是各地最愛上演的瓦格納作品。而在未來三年駐演期間,除了該作之外,還將上演瓦格納不同時期的經典佳作。一部是瓦格納早期的作品《唐豪瑟》,另一部則是同樣具有超高人氣的《女武神》,卡塔琳娜·瓦格納也將在該劇中親自擔綱導演。
這座城市始終好戲不斷,這個周末,先從《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開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