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我們經(jīng)常聽見小行星撞地球,為何沒有小行星撞太陽啊?太陽才是老大啊。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太陽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憑借超強的引力,束縛著八大行星和各種小行星,矮行星,有序的運轉(zhuǎn)。
太陽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就好比太陽是一棟樓房,地球就相當于一枚普通雞蛋大小。
按說,小行星撞擊目標更大的太陽成功率才更高啊,為何非得選擇目標更小的地球?
小行星不僅一次撞擊地球,每天都有大量的隕石撞擊地球。
話說樹大招風啊,為何小行星,隕石都選擇撞擊地球呢?
這一切,得從太陽系的引力和八大行星的引力來說。
宇宙非常的空曠,里面的天體更是不計其數(shù)。
偶爾在星際空間以漂流瓶形式流浪的小行星,首先會受到太陽引力的吸引,向著太陽系狂奔而來。
進入太陽系后,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會再次受到最外圍海王星引力的束縛。
如果進入太陽系的角度正好對準了海王星,那將會直接撞擊海王星,不會更進一步闖入太陽系內(nèi)部了。
如果角度偏大,會被天王星的引力捕獲。
同樣的,撞擊不了天王星,下一個目標就是木星。
1994年,一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彗星,就跟木星相撞,讓木星留下了永久性的刺眼大紅斑。
當小行星進入太陽系的角度正好避開了四大氣態(tài)行星的時候,就會闖入太陽系內(nèi)部。
這時候,它依舊不會撞向太陽。
這里還有火星,地球,金星,水星四大守護者。
只有完全避開了八大行星的引力,才會撞向太陽。
既然是小行星,那體積質(zhì)量都相當小。
地球在太陽面前都是小不點,小行星在太陽面前就是穩(wěn)妥妥的芝麻粒。
就算速度很快,也不會對太陽造成絲毫的影響。
太陽的溫度極高,表面溫度達到了5000攝氏度。
在這樣極高的溫度下,幾乎所有的物質(zhì)都會液化,甚至汽化。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對面飛來的子彈,在即將命中目標前,液化了,或者汽化了,它還有多大威力?
就算小行星可以耐住太陽表面溫度,那太陽內(nèi)部呢?
高達一萬攝氏度,核聚變劇烈燃燒,這樣的條件下,任何物質(zhì)都會變成等離子體,參與到太陽核聚變反應中。
太陽光太過刺眼,就算有小行星撞擊,我們也無法捕捉,進行觀測。
太陽就是一個熊熊燃燒的大火球,肉眼觀看太陽,會被灼傷,儀器觀測太陽,也只能選擇黃昏,太陽光線暗淡的時刻。
所以說,就算有小行星撞擊太陽,我們也很難觀測到。
結(jié)語:不是沒有小行星撞太陽,而是概率相對低下,我們難以觀測。
小行星闖入太陽系,要想撞太陽,首先得突破八大行星的引力場。
其次還得耐的住高溫,不會融化和汽化。
不然,連接近太陽都做不到。
對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