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大奎
甄士隱何許人也?
只要閱過《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甄士隱是《紅樓夢》最先提到的鄉(xiāng)宦紳士,起初在姑蘇城過得悠哉樂哉,小日子蠻好的。
書中說他就像神仙一樣自由自在,每日里觀花修竹,還悲憫鄰居賈雨村的落魄,很豪氣的慷慨解囊資助了他進京趕考急需的路費,頗有才華的賈雨村才由此解困騰飛。
然,幸福的甄士隱卻在不久之后的元宵節(jié),因小女兒甄英蓮被拐子拐跑遍尋不著之后,急病交加,緊接著遇上接二連三的天災(zāi)人禍,也就幾年光景,暢快的生活便一落千丈。
最終窮困潦倒之下,聽了跛足道人所唱的《好了歌》后,就隨之翩翩而去,拋妻別女走了出家之路,讓人不甚唏噓。
為人仗義,家境也算殷實的甄士隱何以無奈選擇出家?他一家不幸的命運有何警示意義?
筆者不妨一一道來。
先說甄士隱為什么出家?表面上看,是因為他"屋漏偏遭連夜雨"所致。
根據(jù)書中的表述,由于那年的元宵節(jié),他府上的仆人霍啟帶甄英蓮去看社火花燈,因疏忽大意將小主人放置一邊,就上衛(wèi)生間的幾分鐘時間,被拐子盯上的甄英蓮就被悄無聲息的拐跑了。
霍啟害怕之下,沒敢及時報告甄士隱,連夜逃跑了。當甄士隱得知消息急忙派人四下尋找,此時哪還有小女兒的身影?
女兒的下落不明,導(dǎo)致甄士隱夫婦傷心絕望之下臥床不起,其樂融融的家一下變得秋風蕭瑟荒涼起來。
關(guān)鍵時刻,卻又禍不單行。偏又突遭毗鄰的葫蘆廟"炸供",甄士隱府上及所在的那條街大部分房屋都被燒得慘不忍睹,成了一片瓦礫。
還算幸運的是,沒有人員傷亡。
甄士隱還有田莊可以棲生。哪知?偏偏那兩年時逢水旱大災(zāi),莊稼幾乎是顆粒無收,又遇上盜匪打劫,眼看著遷居田莊也難以生活,走投無路的甄士隱只好投奔富有的岳父家,寄望在岳父家的幫襯下偏安一隅,可以不愁吃穿的快樂生活下去。
豈料岳父封肅就是現(xiàn)實版的勢利眼,見女婿落魄而來,哪還有好心情善待?也就看在他變賣了所有的田莊地產(chǎn)還有些銀子的份上,極不情愿的倒騰了幾間破屋給女婿女兒及隨伺的兩個丫鬟居住。
甄士隱就這樣恓惶而又憋屈的在岳父家生活了將近兩年,眼看著手上不多的銀兩快要用盡,不免煩躁起來,漸漸露出了下世的光景,便駐著拐上街散心,忽遇上唱著《好了歌》的跛足道人迎面而來。
甄士隱聽完《好了歌》,立時頓悟,一番注解后便搶過跛足道人的褡褳,獨自隨他飄然而去。
這就是遭遇幾番打擊之下的甄士隱選擇出家之路的大體情形,從書中的解說而言,甄士隱是頓悟了世態(tài)炎涼的人生,從而大徹大悟之下拋妻別女走上了出家之路,當了一個不食人間煙火了無牽掛的道士。
實際上,甄士隱的出家,從本質(zhì)上是他適應(yīng)不了人生變故的個性及能力所致。
筆者接下來就拋磚引玉,分析分析這方面的原因。
不難看出,不食人間煙火的甄士隱在幸福的鄉(xiāng)紳生活期間,只管行俠仗義,過著信手拈來的快樂日子,卻不懂得未雨綢繆,毫無謀生技能又不屑俗務(wù),還用人不察、識人不準,以致無法承受連番打擊之下,無奈落荒而逃。
他有錢時根本不察賈雨村的人品,僅憑個人好惡就大手一揮,很豪爽的贊助并不值得幫襯的賈雨村進京趕考。后來賈雨村當上應(yīng)天知府經(jīng)辦薛蟠案時,明知薛蟠搶來的小妾就是恩人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不僅不秉公執(zhí)法反而裝傻充愣,根本不救甄英蓮,以致原本幸福的甄英蓮在悲哀中苦悶一生。
這說明甄士隱資助賈雨村的善舉太不值當了,實際上就是不諳世事還類似東郭先生行為,實不可取。
還有給甄府帶來滅頂之災(zāi)的仆人霍啟,的確是"禍起",這個既不擔當也不靠譜的下人,卻被甄士隱委以重托,這難道不是甄士隱用人不察的失職表現(xiàn)?
此外,封肅本就是勢利之輩,作為女婿的甄士隱豈有不知?何苦在落難之下還攜家?guī)Э谌ネ侗紵o奈地憋屈生活呢?
說白了,也就是甄士隱自知沒有生存能力,無法應(yīng)對接踵而來的天災(zāi)人禍,只得寄望岳父發(fā)發(fā)善心遞來橄欖枝,可以續(xù)上得過且過的小日子。
如若甄士隱應(yīng)變能力強,不阿彌陀佛,有精準識人的水平,善于謀生的本事,能遇難不亂臨危擔當,所遇到的一系列坎坷遭遇,其實是壓不垮他的。
畢竟甄士隱的基礎(chǔ)不錯,在連番遭遇中只要得到一點助力,都不會導(dǎo)致他絕望,在心灰意冷之下選擇避世的出家之路。
那,頓悟的甄士隱出家,到底怎么看待?有什么警示意義呢?
從《紅樓夢》文本寓意的角度而言,甄士隱的出家,是他窺視到天機沒有理解之下造成的必由之路。
因他在炎夏做了一個白日夢,夢見一僧一道笑談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上世情孽債打算了結(jié)這樁公案,便歷經(jīng)虛無縹緲的"太虛幻境",甄士隱由此被驚醒,卻對癩頭和尚的識詩"慣養(yǎng)嬌生笑你癡,菱花空對雪澌澌。好防佳節(jié)元宵后,便是煙消火滅時"不當回事,如此不覺悟下也就不可避免深陷困境之中。
這其實就是整部《紅樓夢》的引子,意在通過甄士隱不得不考慮的出家,折射富貴公子賈寶玉的最終結(jié)局,暗示百年貴族赫赫賈府"盛極必衰"之下也就落了個"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凈"的悲涼未來。
因為甄府的小榮枯,就是賈府的大榮枯。原來甄士隱選擇的道士之路,也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大徹大悟。
但甄士隱的消極避世終歸是悲涼底色。
從甄士隱一家不幸的命運而言,更有值得警示的現(xiàn)實意義:
甄士隱原本是一個富有的鄉(xiāng)紳,有逍遙自在的生活無可厚非,但毫不在意現(xiàn)實生活的變化,沒有應(yīng)對能力就是潛在的危險了。
正因為甄士隱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在安逸狀態(tài)忽略了實力才是王道這一硬道理,一味停留在幸福生活中不思進取,既無識人應(yīng)變之智,又無求生謀事之能,還破罐子破摔,焉能不深切感實炎涼的現(xiàn)實,走上無常的悲苦命運?
自然就無法忍辱負重,度不了難關(guān),也就承受不了此一時彼一時的命運反轉(zhuǎn),只得頓悟《好了歌》貌似體面的飄然而去。
卻使妻子封氏和兩個丫鬟無奈留在封家苦苦掙扎,下落不明的女兒甄英蓮也沒得到賈雨村的幫助,在改名香菱、秋菱的悲苦中凄慘離世。
由此可見,甄士隱一家不幸的命運,甄士隱的責任首當其沖,這哪里是他受命運捉弄就這樣輕飄飄可以蒼白辯解的?
在元宵節(jié)哪樣熱鬧的大節(jié),之前還有僧人明顯不過的提醒,可甄士隱置若罔聞,還是將三歲的寶貝女兒交給并不靠譜的仆人照看。
仆人霍啟跑路后,甄士隱在天明十分才發(fā)現(xiàn)情說不對,這為時已晚,哪還找尋得到。
其粗心得也太不可理喻了!
甄士隱找尋不到寶貝女兒,與妻子封氏為之病倒,這可以感同身受,但可氣的是,他在遭遇接二連三的天災(zāi)人禍后,還不清醒,根本沒有為生計長遠打算的胸襟與能力。
在找不到出路之下,便想依賴勢利眼的岳父支持他繼續(xù)過上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這就是典型的弱者表現(xiàn)。
無情無義的岳父哪會慣著示弱的女婿佛系生活?對他諷刺打擊也就是正常不過的世態(tài)炎涼現(xiàn)象了。
這也側(cè)面說明太缺乏應(yīng)變的甄士隱毫無重振生活的信心與技能,也沒有直面現(xiàn)實的勇氣和擔當,一當不幸襲來,也就手足無措,在一步步逃避與放棄中成了生活的棄子。
頓悟《好了歌》選擇道士的路,也就自然而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綜上而言,若沒有堅定的信仰支撐,足夠的實力保障,人性的脆弱其實不堪一擊。
這也告訴讀者,即便是立之于世的畗貴人家,若只滿足于一時的安逸裹足不前,不居安思危,一當被命運開玩笑處于窘境后,就應(yīng)對不了挑戰(zhàn),難以化險為夷。
所以,還是與時俱進為好。
畢竟"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只有不斷提升實力,堅持"發(fā)展才是硬道理",才不至于被人生無常的命運無情地拋棄。
遂以記之,乙巳年六月十六日于濱河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