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蘇軾,多次被貶,人生陷入困頓。
他讀了《莊子》之后,豁然開朗,說:“吾昔有見于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
最終,蘇軾任由人生沉浮,保持樂觀向上,成為了一代文豪,美食家,書法家等。
那莊子是用什么方法,讓后人改變命運的呢?有什么奇妙之處?
我們選取《莊子》中的三條魚,作為代表,拋出答案。
01
北冥之魚:遠行,提升認知。
北冥有一條名為“鯤”的魚,進化成了一只大鵬,飛過天際,要去幾萬里的南方大海。
有幾只灰雀、蟬,看到大鵬飛過,就嘲諷:“我們努力飛,累了就在榆樹上休息,也會在地上走一走。你何必到九萬里之外的南海?”
大鵬想要解釋幾句,可是沒有開口。
原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又說:“家貧走四方。”
一個人要改變命運,就一定要行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坐井觀天,肯定是不行的。
走出去,不僅僅是風景不一樣,也會有不一樣的機遇,碰到不同的人。
走得越遠,學習的東西就越多,從而認知層次越高。
清代的鄭板橋,年紀輕輕就很有名氣了。
他帶著一股傲氣,進入官場。乾隆十一年,去了濰縣做縣令。
半路上,他看到幾塊墓碑,上面的文字特別優美,文采也特別好。
他多番打聽,找到了墓碑的刻寫者:于適。
就在他準備去拜訪于適的時候,對方主動寫信過來——“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一直高傲的鄭板橋,頓時羞愧地低下頭,看到了自己的“無知”。
從此,鄭板橋繼續努力讀書,還把莊子的《大宗師》抄寫了幾遍。
鄭板橋感慨:“北冥有魚適南海,西風何意過東隅。”
走出去,不僅是海闊憑魚躍,還知道“強中更有強中手”,真是一步一景。
如果你生在落后的農村,再從老家走到異鄉打工。收入不一定很多,但是你比上一代人,真的富有多了;也接觸到了社會的發展前端。這就是普通人改命的寫照。
02
濠梁之魚:換位,促進社交。
莊子和惠子在濠粱游玩。
莊子說:“水中的魚,很快樂。”
惠子說:“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很快樂?”
莊子說:“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兩個人相視一笑,就什么都懂了。
惠子是魏國的相國,莊子是一個底層人,都可以理解對方的選擇,就一直是朋友。
惠子過世后,莊子悲傷地說:“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一個人要改變命運,就離不開親戚朋友,不可能一直單打獨斗。特別是做生意的人,需要無數的顧客才對。
如何才能匯聚人脈呢?學一學莊子——站在魚的角度,就知道了魚在水里的快樂;站在朋友的角度,就知道了他的選擇,他的內心。
詩曰:“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
很多人抱怨,自己那么困難,卻沒有遇到貴人。那反過來問,你為什么不愿意靠近別人,理解別人呢?
當懂得換位思考的時候,你和身邊的任何人,都可以友好相處,并且身邊的人,都可以給你帶來價值。堅持下去,你的命運肯定會出類拔萃。
某小區門口,有一家小超市。每到下雨,老板就會拿出一些傘,給沒有帶傘的老人、婦女。
大家拿傘回家,然后又送回傘。一來二去,就成為了朋友。
超市的生意,得到小區大部分人的關照,賺錢不是問題。
為他人考慮,就可以精準地幫助。一份人情就結結實實的留住了。人情多了,你的命運,就被“眾星捧月”。
03
江湖之魚:脫圈,獲得新生。
有兩條魚,在一個小池塘里。
一段時間,池塘干涸了,兩條魚就互相依靠,互相吐泡泡,保持身體濕潤。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條魚堅持不下去了,就各自逃命,去了不同的小溪。
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人需要在一座城,一個小區落腳,也會在一個地方結交到朋友。
但是你不要以為,朋友是永恒的,某些關系可以一直用。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過去有利于你的人和事,不一定在今天還有利于你。
當你覺得人生不順,社交變味,工作崗位無法促進你的時候,那就主動尋求改變。
一個少年,遇到喜歡的人,也戀愛了,一旦對方變心,愛上了他人,不要悲傷,糾纏,而是立馬轉身。
一個中年人,做銷售的時候,和銷售人員打成一片,也結交和業務有關的老板。如果銷售干不下去了,不要硬撐著,換一座城市,做小生意也是可以的。
反正你根據人生,社會的變化,積極地改變,尋找新的風口,命運就一直蒸蒸日上。
做人,就要不念過往,不懼將來。
04
捫心自問,為什么很多人一直努力,都改變不了命運?
如果方法錯了,方向也不對,還真不如停下來休息。
學一學“魚”的生存法則,提升認知,擁有人緣,順時而動。
真正命好的人,不是擁有了幾十萬,幾百萬,而是一直在變好。就算跌入低谷,仍舊面朝陽光。
做一條幸運的魚吧,敢奔赴千里之外,能利用當下之局。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