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丨市場觀察
本周看點:
-北京鼓勵企業應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
-提出人形機器人去打比賽的人,一定是個天才;
-AI升級會是冰箱行業下一個技術風口嗎?
行業環境
1.北京:鼓勵企業積極應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術
關鍵詞:時尚消費,智能家居,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元宇宙體驗
概要:北京市商務局等4部門印發《北京市擴大時尚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旨在挖掘時尚智造優勢,推動消費升級。方案聚焦數智電子、智能出行等領域,通過新技術加速新品研發與產品迭代,優化人機交互體驗。同時支持家具家居企業轉型,開發智能家居產品及全屋定制業務,并結合“未來美城”建設,鼓勵醫療美容項目擴產和產品研發創新,打造個性化服務場景。此外,方案還提倡企業應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術,推出VR購物、AR試穿、虛擬模特等新型消費場景,推動科技賦能旅游、商業服務等領域,提升服務水平。此方案旨在促進時尚消費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體驗。
2.提出人形機器人去打比賽的人,一定是個天才?
關鍵詞:人形機器人,比賽時代,技術突破,商業化路徑,產業未來
概要:人形機器人比賽正推動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通過極限測試促進技術迭代和商業轉化。盡管比賽形式引發質疑,但其為技術提供展示平臺,吸引關注和資本投入,同時暴露技術短板以推動研發突破。從產業角度看,賽事整合資源形成完整生態鏈,具備更強傳播力助力商業化。構建類似NBA的賽事體系,可能催生閉環生態,使賽場成為技術試驗場與商業創新孵化器,推動人形機器人走向大眾生活。
3.618遇國補紅利?智能小家電成年輕人消費新寵
關鍵詞:小家電,智能化,健康功能,年輕消費者,清潔電器
概要:今年618期間,智能健康類小家電銷量大幅增長,年輕消費者成主力,尤其95后、00后偏愛迷你廚房小家電和高端產品如戴森吹風機。消暑與清潔類電器表現突出,線上線下銷量顯著提升。智能化、健康功能成吸引關鍵,語音交互掃地機器人、零涂層電飯煲等熱銷。品牌商注重品質與創新,拓展細分市場,中金公司預計2025年小家電市場將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4.從“中國硅谷”邁向“全球機器人之都”,深圳做對了什么?
關鍵詞:機器人,深圳,產業,應用場景,科技創新
概要:深圳作為中國“機器人第一城”,2024年產業總產值達2012億元,企業數量近6萬家居全國首位。其成功得益于研發基礎、制造業優勢及“場景創新”驅動模式,政府推動AI應用場景開放,形成產學研一體化格局。但深圳也面臨基礎研究薄弱和土地資源有限等挑戰,其他城市競爭加劇。未來,深圳有望憑借先發優勢在“世界機器人之都”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5.AI升級會是冰箱行業下一個技術風口嗎?
關鍵詞:國補政策,家電消費,中高端市場,技術迭代,AI應用
概要:2025年“國補”政策推動家電消費,冰箱市場一季度銷量和銷售額分別增長2.7%和3.8%,中高端產品表現突出。AI技術成行業新風口,通過視覺識別實現動態保鮮、食材管理和健康管理功能升級,如海爾、美的等品牌已布局。未來3-5年將深耕智能交互與多模態識別,但需解決識別準確率、跨品牌兼容及隱私保護等問題,推動冰箱向家庭智慧膳食管家進化。
6.明星機器人公司背后的資本局
關鍵詞:人形機器人,資本投資,融資歷程,商業應用,技術發展
概要:人形機器人行業從技術探索走向商業化,2023年優必選上市市值破1400億港元,早期融資艱難,新一代公司融資效率提升,騰訊、美團等互聯網巨頭深度布局。資本涌入帶來資源的同時也產生戰略分散風險,創始人需平衡資本助力與獨立發展,資本博弈正深刻影響行業技術路線與競爭格局。
7.AI的夏天:第四范式VS云從科技VS地平線機器人
關鍵詞:AI賦能,落地場景,客戶留存,商業模式,收入結構
概要:本文分析了第四范式、云從科技和地平線機器人三家AI企業的發展現狀與挑戰。第四范式作為決策類AI服務商,雖收入增長但毛利率下降,客戶留存承壓;云從科技因技術迭代不足和訂單減少陷入困境,節流措施效果有限;地平線機器人憑借智能駕駛芯片優勢保持高增長和高毛利,虧損穩定未擴大。三者分別代表AI行業不同路徑:平臺化擴張、場景局限突破和技術驅動增長。
8.動畫行業的AI應用,走到了哪一步
關鍵詞:AI動畫,動畫制作,技術應用,內容創作,行業變革
概要:AI技術正深刻影響動畫行業,助力創作流程數字化轉型,顯著提升產能。盡管目前AI尚不能獨立生成影視級內容,但已作為提效工具被廣泛應用,如通過云平臺實現協同、降低試錯成本。然而,中腰部項目因低成本與高精度需求的矛盾面臨挑戰。同時,傳統番劇盈利空間收窄,推動公司轉向AI短劇和商業廣告合作等新領域。AI雖未顛覆制作流程,但優化了人才結構,為行業帶來新的商業模式與發展機遇。
9.AI醫療的黃金賽道,大廠卷瘋了
關鍵詞:AI醫療,大模型應用,醫療服務,患者服務,醫生助手
概要:AI大模型正加速滲透醫療行業,推動數字化轉型。目前,DeepSeek等模型已在醫院落地,應用于科研、咨詢和診后管理,但診療應用仍處探索階段。預計2023至2033年,中國AI醫療市場規模將從88億元增至3157億元,年復合增長率43.1%。華為、螞蟻集團等企業通過B端+C端布局,提供AI輔助服務。然而,數據安全、商業化模式等問題仍待解決。未來,需打通醫患三方協同,優化體驗并降低成本,探索訂閱式等新型商業模式以實現智能化升級。
頭部品牌動態
10.百度發布金融行業大模型,沈抖:產業從提示詞優化走向智能體構建
關鍵詞:行業大模型,智能體應用,金融領域,參數規模,提示詞優化
概要:百度智能云在2025智能經濟論壇上宣布與65%的央企深度合作,發布千帆慧金金融大模型及多行業“智能體家族”。通過優化技術和行業數據,提升大模型在金融、能源、交通等領域的實用性。推出的智能體應用實現自動化處理與高效響應,AI產品正從“能用”向“好用”進化。千帆平臺支持公有云與私有化部署,兼容主流技術,助力大模型快速落地與優化。
11.美圖的中廠生存法則
關鍵詞:AI,中廠,工具類產品,用戶增長,訂閱業務
概要:美圖作為影像領域頭部玩家,借AI技術賦能產品,推動付費訂閱模式發展。2024年營收33.4億元,同比增長23.9%,凈利潤5.9億元,增長59.2%,影像與設計業務占比62.4%。其優勢在于垂直深耕與AI結合,提供生活與生產力工具,并通過全球化戰略拓展市場。但面臨缺乏大流量平臺支撐的挑戰,需與強敵競爭,未來將專注工具賽道優化訂閱業務。
12.國家越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
關鍵詞:基礎研究,理論科學家,人工智能,芯片發展,教育培養
概要:任正非在與人民日報記者交流中強調“辦好自己的事”,提出中國在中低端芯片領域有突破機會,需通過數學補物理和集群計算縮小與美國差距。他呼吁社會支持基礎理論研究,華為每年投入1800億研發資金,其中600億用于不考核的基礎研究。他還提到中國在青少年教育、電力保障和信息網絡等方面具備優勢,為人工智能發展奠定基礎,并表示民營經濟需法治化和市場化支持,堅信中國能在黨的領導下實現偉大復興。
13.格力電器總裁張偉:多個板塊具備分拆上市基礎
關鍵詞:工業制品,高端裝備,精密模具,電子元器件,再生資源
概要:格力電器透露,工業制品和高端裝備板塊具備分拆上市條件。公司暫無鋁代銅計劃,子品牌晶弘空調以高性價比搶占市場并與主品牌形成互補。海外市場上,格力將試點區域銷售公司,布局智能制造基地,推動國際化網絡建設,自主品牌在多地市占率超20%。芯片業務方面,自研芯片在家用空調中應用占比約30%,并逐步擴展至商用空調及智能裝備領域。
14.通義接過阿里AI的衣缽
關鍵詞:武俠夢,技術理想,商業思維,大模型競爭,通義千問
概要:阿里達摩院自2017年成立,計劃三年投入1000億研發技術,但經歷多次調整與人員流失。大模型研發中,M6團隊勝出并發展為通義千問系列,內部賽馬機制與資源分配不均導致AliceMind團隊被淘汰。周靖人回歸后推動通義千問發布,開源閉源雙軌發展,但人才流失問題持續。阿里技術以商業為導向,通義千問成AI戰略核心,未來聚焦大模型與應用落地。
15.大疆跨界入局掃地機器人市場 行業格局或將重塑
關鍵詞:掃地機器人,高端市場,技術優勢,行業競爭,市場格局
概要:大疆將進軍掃地機器人領域,首款掃拖一體高端產品預計本月發布。雖行業競爭激烈,CR5達90%,但全球市場持續增長,2023年銷售額達93.1億美元。大疆依托無人機技術優勢,如視覺識別和導航系統,具備跨領域協同能力。然而,需通過差異化產品突破重圍。隨著大疆入局,市場競爭加劇,行業格局或迎新調整。
16.蘋果AI又遭延期:遲到的蘋果還能贏嗎?
關鍵詞:AI布局,監管審批,技術方案,地緣政治,云端算力
概要:蘋果原計劃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Apple Intelligence”AI服務,因未獲中國批準而延期,凸顯地緣政治和監管復雜性對其AI布局的影響。盡管蘋果在端側AI技術上有積累,但“設備優先”哲學使其面臨技術與合規挑戰。中國市場數據本地化要求迫使蘋果接入本地供應商,卻受中美技術審查影響陷入僵局。同時,華為憑借盤古大模型崛起,擠壓蘋果份額。在全球,蘋果受歐盟法規及對OpenAI依賴掣肘,需盡快找到平衡點以避免錯失AI時代機遇。
17.海信開源三筒洗衣機專利 誰從中受益?
關鍵詞:開源,專利,三筒洗衣機,技術創新,模塊化設計
概要:海信向行業開源66項三筒洗衣機核心專利,推動技術共享與創新,解決市場現存問題。其棉花糖Ultra系列采用模塊化設計滿足多樣化需求,海爾也推出“懶人”三筒洗衣機,憑借先進技術實現三筒協同運轉。兩家企業行動加速行業智能化、個性化發展,促進市場競爭與技術升級,標志著中國家電邁入開放創新階段。
18.新帥領航 榮耀欲講一個什么新故事?
關鍵詞:智能手機,AI生態,中端市場,人形機器人,全球化布局
概要:2025年,榮耀面臨市場份額下滑壓力,新任CEO李健提出“重生”理念,啟動以“變”為核心的轉型戰略。通過回歸中端市場推出榮耀400系列、加強線下渠道建設、拓展AI與機器人領域(五年百億美元投入計劃),以及加速全球化布局,榮耀力求扭轉局勢。下半年將推高端折疊屏與Magic系列,展現技術實力與增長潛力。
19.黃仁勛沒說的另一半 華為用"三補"策略撕開芯片封鎖
關鍵詞:芯片技術,半導體產業,中低端芯片,化合物半導體,數學補物理
概要:任正非坦言華為單芯片技術落后美國一代,但通過系統級優化實現高性能算力,昇騰集群性能接近國際領先水平。中國半導體產業在先進制程上受制裁影響明顯,但在中低端芯片和第三代半導體領域存在機會,2024年集成電路出口額達1595億美元。任正非表示,中國芯片產業在全球競爭中有突破空間,提出結合算法創新與集群計算的發展思路,展現對產業未來的信心。中美科技競爭仍具復雜性。
20.小鵬G7首秀,一張關于AI汽車的技術路線圖
關鍵詞:算力,續航,空間,AI芯片,自動駕駛
概要: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在G7發布會上提出“算力是衡量AI汽車第一標準”。小鵬G7預售價23.58萬起,全系702km續航,G7 Ultra搭載3顆圖靈AI芯片,算力超2200TOPS,成全球首款L3級算力AI汽車。其亮點包括800V快充、大空間設計及AR-HUD系統。小鵬自研圖靈芯片與VLA-OL、VLM模型助力AI決策和理解能力,且無需聯網運行。未來將面臨小米SU7等車型競爭,市場反饋至關重要。
21.可靈AI要給快手“養家”了
關鍵詞:快手,AI,電商,廣告,直播
概要:快手2025年Q1財報顯示營收326.1億元,同比增長10.9%,但利潤下滑。線上營銷、直播及電商三大業務增長,唯線上營銷增速放緩影響整體表現。AI技術成發展重點,“可靈AI”一季度收入超1.5億元,助力廣告營銷等領域。快手加速AI與核心業務融合,探索新增長點,但目前仍依賴“電商+廣告”模式,用戶增長見頂。程一笑稱AI商業化落地需時間,公司正平衡傳統業務與新興技術以應對競爭。
免費查看及下載PDF高清完整版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