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片浸潤革命熱血的土地。從星火初燃的北鄉支部到百萬雄師渡江的指揮中樞,這些紅色地標銘刻著江淮大地的光榮與信仰。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讓我們走進合肥這片革命熱土,探尋鐫刻著初心使命的紅色地標,聆聽那些激蕩人心的故事,感受革命先輩的英勇與奉獻,觸摸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季陸/攝
1949年1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從這條道路進城,合肥宣告解放,市民夾道歡呼“晴天了!”的喜悅場景至今仍被傳頌。
為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道路更名為“勝利路”,成為合肥解放的永恒象征。如今的勝利路,不僅是一條交通干道,更是一座紅色地標。
勝利路
地址 | 合肥市瑤海區
渡江戰役紀念館為紀念解放戰爭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渡江戰役而建。1949年,人民解放軍以百萬雄師突破長江天塹,吹響了解放全中國的號角。為銘記這段歷史,2012年紀念館正式開放,其主體建筑猶如兩艘戰艦破浪前行,以49°角昂首向上,象征1949年的偉大勝利。
紀念館前,總前委群雕栩栩如生地再現了鄧小平、劉伯承等五位領導人運籌帷幄的英姿;《百萬雄師過大江》展覽通過2000余件文物,生動展現了軍民同心、奮勇渡江的壯闊場景。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76年后,置身渡江戰役紀念館內,還能看到當年百萬雄師橫渡長江的壯闊氣魄,感悟到偉大的渡江精神。來渡江戰役紀念館銘記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
渡江戰役紀念館
地址 | 合肥市包河區濱湖新區云谷路299號
開館時間 | 9:00-17:00,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活動 | 《泥塑傳薪火 紅心永向黨》
時間:2025年7月1日
地點:渡江戰役現場教學基地
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安徽省肥東縣撮鎮鎮瑤崗社區。1949年4月初,陳毅、鄧小平等率渡江戰役總前委機關進駐瑤崗,指揮了震驚中外的渡江戰役。1985年8月在此建立了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館區占地面積近24000㎡,建筑面積3000㎡,目前對外開放的有總前委舊址、中共中央華東局舊址、總前委參謀處舊址、機要處舊址、秘書處舊址和《渡江頌》書畫展廳。
總前委、華東局、秘書處、機要處等舊址皆為復原陳列,辦公桌椅、生活用具等按原物原狀陳列,再現了總前委在瑤崗時的工作、生活場景。參謀處舊址現作為基本陳列展廳,以“風馳瑤崗 劍指江南”為主題,渡江戰役歷史進程為主線,展示渡江戰役的歷史概況及總前委、華東局在瑤崗的工作情況。總前委舊址群均為清末建筑,青磚小瓦,風火山墻,飛檐翹角,室內雕梁畫棟,屏門格扇,古樸典雅。
紀念館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
地址 | 合肥市肥東縣撮鎮鎮瑤崗社區
開館時間 | 09:00-17:00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1926年9月,革命先驅崔筱齋、曹廣化等在此建立了合肥地區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合肥北鄉支部,點燃了合肥革命的星星之火。
他們創辦農民講習所、組建游擊隊,并于1932年發動了震撼皖北的“雙河集農民暴動”,萬人參與斗爭。現館內四合院展區與紀念碑廣場相映,生動再現了崔筱齋烈士“造槍舉義”的革命壯舉。
作為合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里每年開展“覺醒青年”研學、“蓮廉文化”手工等活動,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從北鄉支部的誕生到雙河集的烽火,這片土地始終傳承著“敢為人先、不屈不撓”的紅色基因,成為新時代砥礪初心的精神地標。
中共合肥北鄉支部紀念館
地址 | 合肥市長豐縣造甲鄉雙河社區
開館時間 | 08:30-11:30,14:30-17:30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這里曾是開明紳士褚峻齋的莊園“褚老圩”,因易守難攻的地形,1938年成為新四軍第四支隊東進抗日指揮部,葉挺、張云逸等將領在此運籌帷幄,指揮了青龍廠伏擊戰等著名戰役,被譽為“江北小延安”。
紀念館內,烈士碑廊鐫刻著合肥抗日英烈的名字,A、B兩館通過5000平方米的展陳,再現了軍民同心抗敵的壯烈史詩。“紅軍井”“烈士墓”等遺跡,訴說著“褚氏家族獻糧”“民兵誓死護圩”的感人故事。
2021年擴建為中國共產黨合肥歷史館后,這里成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小小講解員”等活動,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新四軍第四支隊東進抗日紀念館
地址 | 合肥市肥東縣白龍鎮青龍廠社區
開館時間 | 9:00-16:30,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1938年5月12日,在巢湖市銀屏鎮蔣家河口(蔣家河與裕溪河交匯處),新四軍第四支隊九團以一場20分鐘的伏擊戰,全殲日軍一個小隊20余人,繳獲機槍、步槍等武器,我軍無一傷亡。這場被稱為“蔣家河口戰斗”的勝利,打響了新四軍東進抗日的第一槍,一舉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振奮了全國抗戰信心。
遺址上矗立的紀念碑和紀念館,生動還原了這場傳奇戰斗。葉飛將軍親筆題寫的“蔣家河口戰斗遺址”八個大字,銘刻著這段光輝歷史。作為巢湖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里通過場景復原、主題展覽等形式,讓參觀者身臨其境感受新四軍的英勇智慧。
蔣家河口戰斗遺址
地址 | 巢湖市銀屏鎮三勝村
李克農是我黨我軍隱蔽戰線的卓越領導人和組織者,他長期在情報和保衛等特殊戰線上工作,以頑強的斗志和靈活的工作方法,出生入死,屢建奇功,被譽為“傳奇將軍”。
李克農故居是中國隱蔽戰線杰出領導人李克農將軍的故居,是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全國國家安全教育基地、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機要密碼系統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全省十大紅色旅游景點之一。550平方米的展館內,200幅歷史圖片和51件珍貴實物,配合現代聲光電技術,生動再現了將軍從情報戰線到外交舞臺的崢嶸歲月。
李克農故居
地址 | 巢湖市烔煬鎮中李村
開館時間 | 9:00-17:00,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小井莊因一口古井而得名。1978年9月23日,這個默默無聞的村莊率先實行“包產到戶”,點燃了中國農村改革的星星之火,為全國農村改革樹立了標桿。
小井莊包產到戶紀念館建成于2005年,通過圖文、實物展陳,較為全面記錄了“包產到戶”——這一中國農村改革發端的歷史進程,展現了全國百強縣肥西縣一路改革、一路發展、一路輝煌的風采。
自開館以來,年接待國內外游客達到10萬人次以上,現已成為紅色旅游觀光點和鄉村振興示范點,2021年底被批準為合肥市統一戰線教育基地。
小井莊
地址 | 合肥市肥西縣山南鎮
紀念館開館時間 | 8:30-11:30,14:30-17:00,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從革命烽火到改革春雷,
這些地標濃縮了合肥的紅色基因。
它們不僅是歷史的見證,
更是照亮未來的火炬。
讓我們走進這些紅色地標,
聆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勇毅前行。
信息來源:合肥發布、合肥民政
責任編輯:張文琪
一審:張文琪;二審:楊文靜;三審:陶廣全
PAST REVIEW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