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瓚,1885年出生在湖南長沙,算是個有點背景的人物。他早年留學日本和德國,學的是軍事,腦子里裝滿了軍國主義的想法。回國后,他投身軍界,慢慢爬到了國民黨將領的位置。
1929年,他跟著老搭檔魯滌平到了江西,當上了南昌衛戍司令。這家伙一上任就露出了真面目,對付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那叫一個狠,手上沾了不少血。
在江西,張輝瓚干了不少讓人咬牙切齒的事。他發明了“電刑”和“水刑”,專門用來折磨抓來的革命者。電刑就是用電流活活電死人,水刑則是把人按進水里憋到斷氣,這手段聽著都讓人頭皮發麻。
他手下抓到的人,不管是真是假,只要被懷疑跟共產黨沾邊,往往都逃不過這些酷刑。光是1929到1930年這段時間,南昌周邊被他整死的人就不下幾百。
除了殺人,張輝瓚還特別會撈錢。他管著南昌的地盤,動不動就找商家要“軍餉”,其實就是變相敲詐。哪個店鋪不給錢,他就派兵去砸場子,老百姓叫他“張屠夫”不是沒道理的。
他手下的兵也好不到哪去,成天在街上橫行霸道,欺負平頭百姓。南昌城里的人提起他,那是又恨又怕,都盼著他早點完蛋。
不過,張輝瓚也不是一開始就這么壞。早年在湖南當官時,他還干過點好事。比如他曾經帶兵鏟除了一個叫“胭脂虎”的惡霸,那家伙禍害了不少良家婦女,張輝瓚收拾他時還挺得民心。
可惜啊,人一變壞就收不住了。自從投靠蔣介石后,他就像換了個人,為了往上爬不擇手段。蔣介石看中他這股狠勁,才把他派去對付紅軍。
第一次“圍剿”和龍岡戰斗
事情的導火索是1930年蔣介石發動的對中央蘇區的第一次“圍剿”。那時候,共產黨在江西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勢力越來越大,蔣介石坐不住了,決定派兵把這塊地盤鏟平。
他找來張輝瓚當了前線總指揮,給了他第18師,外加好幾萬兵力,總數是紅軍的三倍還多。蔣介石的意思很明確:張輝瓚,你給我狠狠打,把共產黨收拾干凈。
張輝瓚接到命令,信心滿滿。他覺得自己兵多將廣,又有洋槍洋炮,紅軍那點人馬根本不夠看。他帶著第18師從南昌出發,一路往龍岡方向推進,打算直搗紅軍老巢。
結果呢,這家伙太高估自己了。他把部隊分成好幾路,拉得老長,中間防守薄弱得跟紙糊的一樣。毛主席一看就樂了,這不就是送上門來的機會嗎?
1930年12月底,龍岡戰斗打響了。紅軍這邊,毛主席和朱德早有準備。他們利用地形,在山里設下埋伏,等著張輝瓚自投羅網。關鍵時刻,張輝瓚還犯了個大錯。
那天早上山里起了大霧,當地人都知道這種天氣沒法打仗,可他偏不信邪,非要帶兵上山。他以為紅軍會被大霧搞得暈頭轉向,結果自己反倒成了瞎子。
紅軍趁著霧大,把張輝瓚的部隊圍得死死的,前后夾擊,打得國民黨兵暈頭轉向。這場仗打得太慘了。張輝瓚的第18師全軍覆沒,幾千人死的死、降的降,他自己也跑不掉。
戰斗結束那天,他躲在山里想找機會溜走,可紅軍的搜索隊早就把路堵死了。沒跑多遠,他就被人抓住,成了紅軍的俘虜。這下,蔣介石的大計劃徹底泡湯,張輝瓚也從“總指揮”變成了“階下囚”。
張輝瓚被俘和處死的過程
張輝瓚被抓后,紅軍這邊炸開了鍋。老百姓聽說“張屠夫”落網了,個個拍手稱快。那幾年,張輝瓚在江西干的壞事太多,大家伙兒都憋著一肚子火。紅
軍本來沒打算立刻殺他,毛主席和朱德想著,這么個大人物抓住了,興許能派上用場。當時國民黨在南昌下沙窩監獄關了100多名共產主義者,紅軍琢磨著能不能拿張輝瓚去換人。
可這想法還沒來得及實施,就被群眾的怒火給打斷了。1931年1月28日,紅軍在東固開了個慶祝勝利的大會,順便把張輝瓚拉出來公審。會上,老百姓你一言我一語,把張輝瓚的罪行抖了個底朝天。
有人說他殺了自己家的兄弟,有人說他搶了多少糧食,還有人說他用電刑整死了多少年輕人。群眾越說越氣,最后實在忍不住了,幾個人沖上去就要動手。
紅軍戰士想攔,可哪里攔得住?人太多,場面太亂,等他們擠進去一看,張輝瓚早沒了影。后來聽說,他被憤怒的群眾拖到田里,直接砍了頭。
那顆頭還被扔進了江里,算是徹底給了他個了斷。事后,有人撈到了他的頭顱,國民黨那邊還專門登報證實了這事。這事發生得太突然,紅軍高層都沒反應過來。
本來想拿他換人的計劃,就這么被群眾的沖動給毀了。有人說,這也怪不得老百姓,誰讓張輝瓚作惡太多,民怨沸騰呢?可不管咋說,這一下場也確實夠慘。
國民黨報復,100多人被電擊沉江
張輝瓚被殺的消息傳到國民黨那邊,蔣介石氣得差點砸了桌子。他本來還指望張輝瓚能撐住場面,結果人沒了不說,還丟了這么大個臉。更讓他火大的是,紅軍這邊壓根沒跟他談條件,直接就把人殺了。蔣介石覺得這口氣咽不下去,干脆來個以牙還牙。
沒過幾天,蔣介石下令,把關在南昌下沙窩監獄的100多名共產主義者全拉出來處死。這些人都是之前抓的,有的是紅軍戰士,有的是地下工作者,全是共產黨的骨干。
1931年2月,國民黨在監獄里用上了張輝瓚發明的電刑,把這些人一個接一個電死。完事后,他們還不解恨,把尸體裝進麻袋,綁上石頭,直接扔進了贛江。
這事干得太絕了。100多條人命,就因為張輝瓚被殺,全搭了進去。贛江邊上那幾天陰氣沉沉,老百姓都不敢靠近。國民黨這邊還放出話來,說這就是跟共產黨作對的下場。可這血腥的報復,非但沒嚇住人,反而讓更多人對蔣介石的統治恨之入骨。
毛主席和朱德的悲憤
張輝瓚被殺和100多人遇害的消息傳到紅軍這邊,毛主席和朱德的心情甭提多沉重了。他們本來是想用張輝瓚換回同志的,誰知道群眾一激動,把人弄死了。
這下倒好,不但沒救回人,還搭進去這么多性命。朱德聽說后,嘆了口氣,說這事太可惜了,同志們的命白白丟了。毛主席也沉默了好一陣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這事對他們來說是個教訓。毛主席后來反思,說咱們做事不能光憑一股子熱情,得講策略講紀律。不然的話,好心也能辦壞事。
可話又說回來,面對張輝瓚這樣的敵人,老百姓的怒火也不是沒道理。國民黨那么殘暴,誰能忍得住不動手呢?毛主席和朱德心里清楚,這筆賬遲早得跟蔣介石算清楚。
這事之后,紅軍內部也加強了紀律。毛主席特別強調,抓到俘虜不能隨便殺,得按規矩來。他知道,這場斗爭還長著呢,不能因為一時的沖動壞了大局。可每每想起那100多條人命,他心里總是堵得慌。
張輝瓚被斬首這事,表面上看是紅軍贏了,可實際上是個兩敗俱傷的結局。紅軍這邊丟了換人的機會,還間接害了100多同志;國民黨那邊損失了個將領,臉面也掛不住,只能用更血腥的手段報復。這場鬧劇把雙方的仇恨又推高了一層,也讓后面的斗爭變得更殘酷。
從這事里能看出點啥呢?一是老百姓的憤怒不是隨便能壓住的。張輝瓚干了那么多壞事,群眾早就恨透了他,逮著機會肯定不會放過。
二是做事得有章法。紅軍本想用張輝瓚換人,這主意挺好,可沒管住群眾,計劃全泡湯了。三是對付國民黨這樣的敵人,光靠硬碰硬不行,還得斗智斗勇。
這歷史聽著挺沉重,可也挺真實。張輝瓚的下場是自找的,100多同志的犧牲卻讓人惋惜。毛主席和朱德的悲憤,也不光是為了這事本身,更是為了這場斗爭的艱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