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迎賓路西行方向成為航空文化愛好者心中的坐標,這里便開始醞釀一場航空城的蛻變。
6月26日,記者循著這條路,走進即將開門迎客的長春國際航空博覽城項目現場——這個承載著期待的新地標,將成為今年長春航空展的舉辦地。自去年6月項目啟動以來,長春以一年之功打造此項目,全力擦亮“航空名片”,一幅關于航空文化的新畫卷正在長春徐徐展開。
長春國際航空博覽城項目進入收尾階段,施工人員在高空作業車上進行設備調試
項目建設現場如當天的烈日一樣火熱,這份火熱中透露著迎接成功的喜悅與期待。
“這是長春航空文化展示中心,對面是藍天公園(紅旗湖),也是航空文化水景軸,東側是航空產業服務區……”長春市長發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宇川詳細介紹著項目“一軸四館四區雙扇”空間布局。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長春航空文化展示中心。站在8萬平方米的前廣場,眼前的建筑宛如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以磅礴之姿向八方來客展現航空城的蓬勃生命力。王宇川介紹,該建筑設計靈感源于雄鷹與飛機,流線型的設計不僅彰顯出長春的地域特色,還勾勒出航空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
踏入長春航空文化展示中心,工人們正在各自的崗位忙碌著,高空作業車上,施工人員有的在進行機電聯合調試,有的在安裝穿孔鋅板。隨著高空作業車緩緩下落,施工人員吳春宇興奮地分享起自己的期待,“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項目建設,我還沒看過航展,今年我一定和家人過來看長春航展,還要告訴他們這里也有我的一份貢獻。”
長春航空文化展示中心不僅是承接航空展覽的物理空間,還是航空夢想與未來科技的具象載體。長春文旅集團市場拓展部部長王龍宇介紹,在閉展期間,長春航空文化展示中心將圍繞“主題展會、特色活動、娛樂賽事、研學培訓、風味美食、航空文創”六個方面,策劃不同的航空主題展覽,組織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引入一些趣味性的航空相關賽事,面向青少年和愛好者開展航空知識研學培訓等,讓市民和游客能在這里感受到別樣的航空魅力,獲得多樣化的航空文化體驗。
為了更好地配套長春航展基礎設施,長春對其周邊5公里進行改造提升,通過全國方案征集,遴選設計單位,對260公頃土地開展整體高標準城市空間設計。目前,各項工程正按照既定項目節點穩步有序推進,部分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
穿過迎賓路,前廣場南側綠草如茵,水面波光粼粼,這里是藍天公園(紅旗湖),也是長春國際航空博覽城項目的水景軸。水邊,工人與吊車協同作業平整沙灘,前不久種下的近萬棵喬木為大家遮擋烈日。“集團依托航空文化打造了水景生態景觀,有鷺嶼咖啡,能品嘗到特調咖啡和精致餐點,還能購買‘君至長春’系列特色文創產品。我們專門設置了‘飛行書吧’,提供航空主題書籍閱讀,讓大家在一個可觸摸、可閱讀、可品味航空文化的環境里放松身心。”王龍宇介紹,藍天公園植入了“城市綠洲+航空元素+長春文化”的主題業態,目標就是給市民和游客帶來高水準的戶外休閑體驗。
藍天公園西側的“云端營地”安扎了時尚的“阿那亞”風格戶外帳篷,雙層“太空艙”融合了網紅咖啡和文創店,“飛鳥市集”讓市民和游客既能品嘗到各地特色小吃,也能淘到獨具匠心的創意商品……特色美食、舞臺表演、互動游戲為市民和游客營造了愜意、高品質的戶外露營氛圍。藍天公園預計7月下旬開放,這個夏天,它將為人們鐫刻下獨特的航空主題休閑記憶。
從建筑設計到業態布局,從工程建設到未來規劃,長春國際航空博覽城正蓄勢待發。它不僅是航空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長春這座航空城開拓進取、創新發展的有力見證,未來將進一步推動長春航空產業升級,提升城市國際影響力,為城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來源:掌上吉林
初審:張 璟
復審:何金輝
終審:劉奕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