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綠茶
去倫敦前,我正在翻譯一本《24間書店的環球之旅》,作者獨具匠心地在全球范圍內精選了24間別具一格的美好書店,串聯起一場令人心馳神往的環球之旅,而倫敦唯一入選的書店叫Word on the Water(水上的字書店),看了書中的精彩描述,越發撩起我的好奇,心想,一定要找機會去現場見證一下這家書店的風采。我們特意把酒店訂在國王十字車站附近,離Word on the Water所泊的攝政運河步行大概十分鐘左右。
2011年,帕迪·斯克里奇、喬納森·普里維特和斯特凡·肖達三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懷揣著對書籍和文學的熱愛,共同創建了這艘水上書店。他們把一艘1920年代的荷蘭駁船改造成書店。創辦之初,由于沒有拿到河流停泊許可證,書店不得不每兩周更換一次停泊位置,每更換一次位置,都意味著一場忙碌而繁瑣的大遷徙。書店里的書籍,都需要小心翼翼地重新打包,待換到新的停泊位置后,再拆包、碼放整齊。在經歷三四年漂泊后,終于在2015年拿到了許可證,書店從此可以永久停泊在國王十字區谷倉廣場附近的攝政運河旁。
轉眼十年過去了,這艘歷經百年風雨的老書船,船艙外圍爬滿了厚厚的青苔,那翠綠的色澤,如同大自然精心調配的顏料,層層疊疊地覆蓋在斑駁的船身上,每一絲紋理都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盡管在此之前,已經通過一些文字和圖片對Word on the Water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當我真正站在攝政運河邊,親眼看著它近在眼前時,還是激動的有點微顫,真的像傳說那般美好,在我逛過的成百上千家書店中,它無疑是最驚艷的,最獨一無二的。
艙門大大地敞開著,仿佛向每一位到訪者發出最誠摯的歡迎。一塊艙板穩穩地連接著河岸與駁船,門口橫擺著一塊銹跡斑斑的舊船板,上面用白色的顏料寫著美國詩人格溫多林?布魯克斯(Gwendolyn Brooks)的詩句:“WE ARE EACH OTHER’S. HARVEST;WE ARE EACH OTHER’S BUSINESS;WE ARE EACH OTHER’S MAGNITUDE AND BOND.”(我們互為彼此的收獲;我們互為彼此的牽掛;我們互為彼此的力量與羈絆。)
迫不及待地鉆進船艙,也就是書店內部,書艙內彌漫著濃濃的復古氣息,每一個角落都仿佛從遙遠的過往穿越而來。琳瑯滿目的書籍,被精心地碼放在設計精巧的書架上。船窗外,運河的水面波光粼粼,那些或新或舊的書籍,在光影的交錯中,仿佛真的漂浮在水上。
風格各異的掛毯、地毯,隨意地掛著、鋪著,為書艙增添了幾分柔軟與溫馨。那張包著棗紅色皮的陳舊沙發,有些磨損,卻又仿佛承載著無數讀者的身影,藏著許多閱讀的記憶。還有那臺掉了好幾個字母的打字機,以及不知道從哪兒淘來的木雕、佛像等等,這些看似風格迥異的物件,卻在書店里雜存而有序,共同編織出一個奇異而美妙的文藝世界。
在書艙的一個角落里,還安置著一個十足陳舊的壁爐,盡管此時正值秋天,壁爐里沒有生火,但我能想象,在寒冷的倫敦冬天,雪花飄揚,運河凍成一片寂靜,而這艘凍在河畔邊的水上書店,壁爐中柴火熊熊燃燒,照亮和溫暖著書艙里的愛書人。如果此時再能圍爐來一場讀書會或詩歌朗誦會,那畫面簡直太有英倫范兒了。
當我戀戀不舍地從書艙里鉆出來時,書船的甲板上已經熱鬧起來。一位女歌手正抱著吉他,撥弄著琴弦,歌聲悠揚有力,岸邊陸續圍上來一些聽眾,手里握著啤酒,隨著歌聲的節奏扭動著,還有一些人正匆匆跑去附近的酒吧買啤酒,迫不及待地想要加入這場活力四射的音樂現場。看著眼前這熱鬧非凡的場景,我不禁感慨,這哪里只是一家書店啊,分明就是一處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文藝現場。據說,甲板上經常還會舉辦爵士演唱會、露天電影、甲板馬戲團等等,想象一下,那該是多么奇妙的書店文藝之光啊!
當然,美好的船上書店不止倫敦的Word on the Water。在英國中部小城利茲也有一艘船上書店,停靠在利茲碼頭,店名叫Hold Fast Bookshop。這是一艘造于1947年的運煤船,穿梭于約克郡的鄉間與鎮間運載煤炭,見證過大工業時代的喧囂。2000年,克里斯和維多利亞?邦納夫婦買下這艘瀕臨廢棄的老船,將其改造成自己的水上居所,一住便是22年。2022年11月,愛書的兩口子懷揣文學理想,又將船屋改造成書店,店里陳列著他們喜歡讀的書籍,從經典文學、歷史著作到青少年與兒童繪本,更不乏約克郡本地歷史文獻及方言書寫的書籍。
和上面兩艘泊在岸邊的船上書店不同,The Book Barge是一家真正移動的船上書店。這是一艘1920年代生產的荷蘭駁船,2010年,英國書商馬丁?史密斯(Martin Smith)與妻子伊索貝爾(Isobel)買下它,他們耗時兩年多,將銹跡斑斑的駁船改造成橡木書架、暖光吊燈的水上書店,每年4-10月,The Book Barge沿運河穿梭于考文垂、伯明翰、牛津等市鎮,停靠時會掛出“OPEN”木牌。游客可登船買書,也可登上甲板喝杯咖啡,看書,甚至來一場“運河讀書會”。因為它是一艘流動的書船,如果讀者想知道它們的動向,不妨打開他們的官網(www.thebookbarge.com)查看實時航行地圖,或許你也能與他們在某處邂逅呢。
也不單單是英國人喜歡在船上開書店,在意大利威尼斯,也有一家水上書店,叫Libreria Acqua Alta,有叫漲潮書店,也有叫沉船書店,還可以直譯為高水位書店,當運河水位一高,水便會浸泡整個書店,所以,書店里的書都被安置在浴缸、防水箱,甚至一艘完整的貢多拉船里,店員穿上雨靴,在水中為讀者選書,這種“與水共存”的理念,深深吸引了人們的好奇,成為文藝青年到威尼斯必打卡的勝地。
這些漂浮在水上的書店早已超越了空間的定義,它們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學方舟,是讓文字與水波共舞的詩意容器。當鋼筋水泥的書店困守陸地,流水為閱讀劈開一條自由的航道,就像約克郡運河上運煤船變身的書艙,威尼斯水巷里與潮汐共生的沉船,它們都詮釋了閱讀的另一種可能。此刻忽然期待,在中國蜿蜒的河道上,什么時候也能有這樣的書香隨波流動,抵達每顆渴望閱讀的心。
最后,再誠意推薦《24間書店的環球之旅》,書中除了描繪倫敦的水上的字書店和威尼斯的漲潮書店,還收錄了美國的城市之光書店、法國的莎士比亞書店、荷蘭的天堂書店、阿根廷的雅典人書店、葡萄牙的萊羅書店、希臘的亞特蘭蒂斯書店、俄羅斯的訂閱出版物書店等24家書店,打開這本書,就像24盞書燈次第點亮,照亮通往書鄉的密道。
2025年5月22日 中關村
這是六根推送的第3681篇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