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泗場村,沙市區檢察院干警的紅馬甲被汗水浸透。他們彎腰清理江岸垃圾時,也不忘向村民遞上防非集資手冊——“養老投資高回報?那是拆東墻補西墻的陷阱!”檢察官方言講解引發陣陣共鳴。這一幕正是荊州市檢察機關開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動宣傳月的生動縮影。
今年6月,荊州市檢察機關以“守住錢袋子 護好幸福家”為主題,掀起一場全民參與的防范非法金融活動熱潮,全市檢察力量深入田間地頭、學校銀行,將金融安全防線筑到百姓家門口。
下沉一線:解憂紓困中的金融防線
沙市區檢察院將防范宣傳與民生服務深度融合,以“溫暖紅”“生態綠”“法治藍”三色行動構建立體服務矩陣。檢察長帶隊慰問困難村民時,特意提醒警惕“高息理財”騙局;30余名干警化身環保衛士,清理沿江公路后,立即在村委會開設普法課堂。檢察官將晦澀的法律條文轉化為“家長里短”,從防范非法集資到化解鄰里糾紛,針對農村非法集資高風險點,干警以聽信熟人推薦投資養老項目血本無歸的真實案例,拆解“親情誘騙”“虛假項目”等套路,為鄉村平安建設注入法治動能。
“檢察官講的都是身邊事,我們一聽就懂!”村民的認可,正是對檢察服務最生動的肯定。
監利市檢察院針對農村地區金融知識薄弱特點,采取“集中宣傳 + 精準入戶”模式。在村委會廣場,懸掛的宣傳橫幅與咨詢臺吸引村民駐足,干警們用方言講解“養老投資騙局”“涉兩卡犯罪”等貼近農村生活的案例;走進村民家中、商鋪,檢察官耐心解答“刷單賺錢”“高息理財”等疑惑,將《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等法規轉化為村民聽得懂的“實在話”。
200余份宣傳資料、面對面的普法交流,讓法律知識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精準滴灌:重點人群的靶向防護
“學生家長特別要警惕教育投資騙局!”江陵縣檢察院以校園為陣地,在全國防范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日,在第一初中校外搭建普法平臺。通過懸掛醒目橫幅、擺放警示展板、設立咨詢臺,檢察官們化身“防非導師”,向接送孩子的家長傳授“三要三不要”防騙口訣:要查驗機構金融牌照、要理性分析收益邏輯、要警惕超過6%的年化回報;勿信廣告造勢、勿跟風熟人推薦、勿被“保本”承諾迷惑。
100余份宣傳資料、40余人次現場咨詢,不僅筑牢校園周邊防線,更通過“教育一個家長、輻射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鏈式效應,擴大防范宣傳覆蓋面。
洪湖市檢察院將宣傳陣地前移至金融服務一線,走進工商銀行大廳開展“沉浸式”普法。干警們向辦理業務的群眾發放涵蓋非法集資特征、法律后果、辨識技巧的宣傳手冊,在群眾等待業務辦理的間隙,進行“微普法”。
“在銀行聽檢察官講防范知識,感覺特別專業、靠譜!”群眾的評價,彰顯了檢察宣傳與金融場景結合的獨特優勢。這種“金融機構 + 檢察力量”的模式,為群眾的每一筆投資決策增添了法治保障。
協同作戰:多元共治筑牢防火墻
松滋市檢察院精心梳理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典型案例,組建業務骨干宣傳隊,聯合市打非辦、金融監管支局等部門,在青峰山社區家多福購物廣場設點,現場針對養老詐騙、網絡借貸等新型騙術,結合案例剖析犯罪話術與防范技巧。檢察干警舉著二維碼警示牌提醒:“所謂‘逾期洗白’都是詐騙,征信異議必須通過官方渠道辦理!”
“原來這些‘高收益’背后藏著這么多陷阱!”市民感慨。多部門協作打破信息壁壘,形成防范非法金融活動的社會共治格局。
“非法集資如同病毒變異,手段年年翻新。”一位資深檢察官坦言。當“元宇宙投資”“虛擬幣挖礦”等新概念裹挾騙局而來,檢察機關正以更敏銳的姿態迎戰。
烈日下的荊州,檢察干警的足跡已遍布市區鄉鎮。從鄉村院落到金融網點,從學生家長到銀發群體,“檢察藍”以專業與溫情織就防護網。正如一位村民在宣講現場所言:“檢察官講的不是空道理,是幫我們捂緊口袋的真本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金融保衛戰中,司法為民的初心正化作最堅實的盾牌。
2235期
責任編輯|王云飛 黃嬌
編輯|余靜
點“推薦”給我一個小心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