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霞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中誠信國際研究院院長
張 堃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研究員
汪苑暉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研究員
趙皓月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研究員
本文轉載自6月30日中誠信研究微信公眾號。
本文字數:2272字
閱讀時間:6分鐘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6月制造業PMI為49.7%,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非制造業PMI為50.5%,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其中建筑業PMI為52.8%,較上月上升1.8個百分點;服務業PMI為50.1%,較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7%,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
6月中美關稅博弈緩和下供需均有修復,制造業PMI環比延續回升,但經濟動能減弱,6月制造業PMI仍低于季節性。6月制造業PMI錄得49.7%,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連續兩月回升,但反映經濟動能的“PMI新訂單-產成品庫存”指數下降1.2個百分點,表明新訂單增長較弱,產成品庫存積壓,需求端修復力度有限,6月制造業PMI仍低于季節性(2021-2024年6月制造業PMI均值為49.9%)。
6月供需兩端延續修復但力度減弱,關稅緩和以及政策對供需修復的支撐力度和持續性有待觀察。6月供需分項延續環比回升,新訂單和生產分項分別較上月回升0.4和0.3個百分點,供需缺口持續彌合,但仍存在隱憂。從需求端來看,雖然在中美關稅談判的支撐下出口訂單延續修復,但修復力度明顯減弱,6月新出口訂單分項錄得47.7%,僅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同時也低于2021-2024年6月均值(48.1%),未來中美關稅不確定性仍存、非關稅領域博弈加劇背景下,出口對需求的支撐力度有限。從供給端來看,雖然生產分項較上月回升,但從業人員和供貨商配送時間分別較上月下降和上升0.2個百分點,表明生產修復力度減弱。此外,6月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企業對未來生產活動的預期下降。整體來看,中美關稅談判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并爭取了90天“窗口期”,5月、6月我國制造業供需兩端確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修復,但90天“窗口期”過后關稅走向仍不明晰,觀望狀態下搶出口、搶進口較為審慎,外需變動對制造業影響或將持續。
關稅戰緩和后制造業呈現一定補庫特征,價格有所提升,但出廠價格的修復空間仍然較大。中美關稅戰緩和后企業采購修復,6月采購量、進口分項分別較上月上升2.6和0.7個百分點,采購和生產修復下,6月原材料庫存和產成品庫存分項分別較上月回升0.6和1.6個百分點,制造業呈現出一定的補庫特征。從價格來看,6月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和出廠價格均有所修復,均較上月上升1.5個百分點,表明供需修復已傳導至價格端。但相對原材料購進價格,出廠價格仍有較大的修復空間。
新動能延續擴張,基礎原材料行業開始修復。6月四大行業呈現出全面修復、協同向好的態勢。在出口修復和“兩新”政策支持下,下游裝備制造業和消費品行業延續修復態勢,6月PMI均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連續兩月位于榮枯線以上,高技術制造業PMI與上月持平,連續5個月處于擴張區間,新動能增長保持良好勢頭。基礎原材料行業在本月開始修復,6月基礎原材料行業PMI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3個月的下行。
大、中型企業PMI延續回升,小型企業仍然承壓。分企業規模看,6月大型企業制造業PMI較上月抬升0.5個百分點,連續兩月處于擴張區間;中型企業制造業PMI較上月回升1.1個百分點,但仍處于榮枯線以下(48.6%);小型企業制造業較上月大幅下降2個百分點,面臨著較大的生產經營壓力。
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維持擴張區間,建筑業修復較快。6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5%,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非制造業總體持續保持擴張。其中,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分項較上月分別回升0.5和1.8個百分點,出口需求回暖是主要拉動。
地方債發行提速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保持較快施工進度,帶動6月建筑業PMI延續擴張。6月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8%,比上月上升1.8個百分點,其中,新訂單和銷售價格分項分別較上月回升1.6和0.8個百分點,需求和價格延續修復。分行業看,土木工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7%,連續三個月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保持較快施工進度,6月地方債發行規模為1.2萬億,為年內次高值。
節日效應消退下6月服務業PMI略有下降。6月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1%,較上月下行0.1個百分點,其中,新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從業人員指數較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6月法定節假日缺失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較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從行業看,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貨幣金融服務、資本市場服務、保險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氣區間,業務總量增長較快。隨著五一、端午節日效應消退,與居民出行消費相關的零售、道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餐飲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不同程度回落,市場活躍度有所減弱。
整體來看,關稅緩和下6月制造業供需延續修復,需求回暖下企業加大采購和生產力度,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上升,價格也有一定改善。但中美關稅在90天“窗口期”過后的走向仍不明晰,關稅緩和對制造業供需修復的支撐力度和持續性有限。7月上旬美國對其他國家“對等關稅”暫停期即將結束,目前除了中國,僅英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歐盟正準備采取更多關稅反制措施以對美國施壓,日美關稅談判前景堪憂,印度和美國的關稅談判因印度政府拒絕美國玉米和大豆等農產品以低關稅進入印度市場而陷入僵局,進入7月后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不確定性將有所上升,全球經濟增速下滑下外需萎縮,對我國制造業和經濟增長造成一定拖累。在上述背景下,提振內需尤為關鍵。后續,消費方面應保持“以舊換新”消費補貼的接續,并逐步將消費補貼拓展至服務消費領域。6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從支持增強消費能力、擴大消費領域金融供給、挖掘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促進提升消費供給效能、優化消費環境和政策支撐保障等六個方面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投資方面要加力支持“兩重”“兩新”,并發揮基建對投資的帶動作用,加快推動“投資于物”轉向“投資于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提高投資效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