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拉著我問:房姐,現在樓市到底啥情況?房價還能漲回來嗎?抄底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這些問題每天都有人問,今天就掰開揉碎了說,不畫大餅,只講真話。
先看數據,別聽故事:市場已觸底,但絕對還得 “躺平” 一陣子!
每天睜眼第一件事,我都會看看后臺各種數據,北京二手房成交量連續兩個月在 1700 - 1900 套之間波動,6 月最后一周成交量為 1759 套,前幾周也穩定在 1700 多套上下。這就好比溫度計顯示體溫已到 36 度多—— 退燒了,但離活蹦亂跳還差得遠。
市場確實已經觸底,但別指望它突然 “鯉魚打挺”,就像大病初愈的人,得慢慢調養,底部震蕩可能還會持續 6 - 12 個月。
1
政策面:市場急得上火,但藥不能下太猛。
6 月 13 日國常會明確提出 “進一步優化現有政策,更大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連高層都發話了,可見樓市低迷已經影響到經濟復蘇的大盤子。
但現實是,國內外形勢太復雜:美聯儲遲遲未降息、地方債壓力、出口不確定性…… 政策必須像老中醫開方,循序漸進。
舉個例子,4 月 25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寬松信號后,北京僅微調了公積金貸款額度,遠不及購房者期待的 “認房不認貸”“降低首付比例”。這就好比醫生不敢給虛弱病人直接上人參,得先溫補調理,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政策工具箱已經打開,后續肯定還有動作。
2
土地市場:央國企瘋狂 “囤肉”,聰明錢都在挑地段。
2025 年上半年,全國 22 個重點城市拿地金額中,央國企占比高達 58%。在北京、上海、廈門等城市,這個比例甚至超過 70%,用大白話說,現在的土地市場就像菜市場,頭部開發商只盯著最肥美的五花肉 —— 因為只有這些地段,未來才能賣得動、賺得到。
具體到北京,1-5月有8家房企拿地金額超 200 億,其中5家最青睞的城市都是北京,這些房企精得很,他們用真金白銀投票,告訴你什么才是優質地段。
3
市場方面:選錯區域,或血虧,一點不夸張。
這就是很多人問我的問題:北京房價還能漲嗎?我的回答是:得分區域。
把北京放到全國地圖上看,核心區(東西城、海淀核心、朝陽核心)相當于一線城市的心臟,非核心區(密云、延慶等遠郊區)則像二三線城市的邊緣地帶。
更殘酷的是,這種分化還在加劇,隨著北京 “疏解非首都功能” 政策推進,遠郊區產業空心化、人口外流問題日益嚴重,而核心區因教育、醫療、就業資源集中,抗跌性明顯有優勢。
給買房人的建議:賣掉 “雞肋”,重倉 “雞腿”。
4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我的建議就六個字:整合資產,集中火力。
具體怎么做?
分三步:
診斷資產健康度:打開貝殼 APP,查查你的房子最近 3 個月的帶看量,如果低于 10 次,且掛牌周期超過 6 個月,很可能就是 “雞肋資產”,或者你不誠意賣。
置換黃金法則:如果同時持有核心區和遠郊區房產,建議果斷賣掉遠郊房,置換核心區優質資產,比如賣掉昌平老破小,換成核心區次新房,不僅抗跌,未來轉手也更容易;
篩選核心資產:優先選擇 “地鐵 1 公里內 + 房齡 10 年以內 + 對口優質學區” 的房子,如果預算有限,也可以關注新興潛力板塊,比如亦莊河西、海淀北清路沿線。
記住,現在市場就像買股票的熊市,底部布局雖然煎熬,但只要選對標地物,未來收益絕對可觀。
不過有一點要提醒:抄底不是閉著眼亂買,遠郊區的 “坑” 千萬別跳,否則很容易成為接盤俠。
最后說兩句:
市場什么時候能真正回暖?我認為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是政策大招落地,比如北京全面放開限購、房貸利率繼續調整;
二是經濟復蘇帶動就業,兜里有錢了,自然愿意買房。
從目前情況看,這兩個條件還需要時間醞釀,所以底部震蕩還會持續,但換個角度想,現在恰恰是置換房產的黃金期,賣家急著出貨,議價空間大,銀行額度充足,貸款審批快,自住需求的可以撿一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