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聽友陳先生撥打959《交通有話說》
直播熱線反映
每天早晚高峰送孩子上學
發現安康大道興科明珠西門外
人行地下通道口
存在占道經營擺攤賣菜現象
影響行人正常通行
希望相關部門加強管理
6月30日上午7點40分,959記者來到興科明珠西門外的人行地下通道。東側入口的人行道上,不少流動攤販正在這里售賣瓜果、蔬菜,密集的攤位占據了人行道三分之二的空間,時不時還會有路過的市民蹲下身挑選購買,使得原本就不寬敞的人行道變得更加擁擠,市民進出地下通道入口只能見縫插針從攤位邊穿過。同樣,西側入口的人行道也存在占道經營現象,攤位一直從地下通道入口延伸至公交站臺。
這些攤販為什么會選擇在這里擺攤經營?據附近商戶介紹,前來擺攤的多為附近七里溝村和黃溝村村民,隨著周邊居住人群的增多,加上附近沒有農貿市場,久而久之人行道就演變成了馬路市場。
“這里的菜很新鮮......”居民唐女士說每天送完孩子后她都會在路邊買一些蔬菜,相比超市她更喜歡這種農家種植的蔬菜。
居民王女士說,家門口就能買到新鮮蔬菜確實很方便,但這些流動攤販經常因為占道經營把人行地下通道出入口給堵住了,學生、家長根本沒法出行。平時有執法人員前來管理,但只要執法人員一走,賣菜的攤販又會聚集起來,希望相關部門能建立長效機制,管好路邊“煙火氣”。
隨后,記者聯系到了屬地管理部門安康高新區城市管理執法局,相關負責人針對市民的投訴回復稱,他們也多次安排工作人員對當事人占道經營的行為進行糾正,并現場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勸導其規范經營。接下來,會通過優化整合執法力量和增加巡查頻次等措施開展持續整治。同時,也希望各位市民配合執法人員的工作,營造規范有序的城市環境。
記者手記:
小小菜籃子,承載大民生。對于流動攤販的管理,不能一味地“堵”和“禁”,而應該疏堵結合。比如,建農貿市場引導菜農規范經營、劃定流動商販臨時經營區域、規定經營時間等等。為“流動”找到“新家”, 讓“無序”變成“有序”。當然,人行道“馬路市場”的出現也并非偶然,如何解決占道經營問題以及附近住戶“買菜難”問題,需要相關部門和全社會共同關注、積極探索,相信通過多方努力,城市發展才會更有溫度、百姓生活才會更加幸福。
請關注安康交通廣播視頻號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于本公眾號。轉載文章中配圖、文字等均來源于網絡,并已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平臺刪除;如未告知,視為版權所有人同意我方使用。
記者:向溪
編輯:湯小珊
責編:童慧
終審:張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