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法治報記者 翟國明/文圖
光山縣人民醫院積極探索法治醫院建設路徑,將法治理念貫穿醫院管理、醫療服務全過程。近日,記者走進光山縣人民醫院,通過對光山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楊揚的專訪,深入探尋該院在法治醫院建設方面的實踐經驗與顯著成效。
記者:在法治醫院建設過程中,光山縣人民醫院如何構建科學頂層設計,保障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楊揚:法治是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我們堅持黨建引領,成立了由我擔任組長的法治建設領導小組,成員涵蓋黨政辦、法制、醫務、護理等12個核心部門負責人,形成“黨委統籌、部門協同”的高效工作格局。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專題會議,系統謀劃三年法治建設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將任務細化為8大類32項具體指標,明確責任科室和完成時限,實現“掛圖作戰”。
為強化專業支撐,醫院設立法治監督科,配備3名專職法務人員,構建起全流程風險防控體系。近3年來,法務團隊累計審核合同450余份,出具法律意見書80余份,從源頭規避法律風險。同時,我們完善職代會制度,推進院務公開,在人事、采購、績效等重大決策中堅持集體商議、全程公示,以民主監督筑牢依法治理根基。
記者:醫務人員是醫療服務的主力軍,醫院如何提升他們的法治意識與依法執業能力?
楊揚:我們創新構建“三位一體”法治培訓體系。一是專家授課,邀請省、市衛生健康委法規處領導、知名律師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等開展專題培訓,全年已舉辦12場,參訓超1500人次。二是案例教學,選取全國典型醫療糾紛案例,組織科室進行情景模擬和復盤討論,讓法律知識活起來。三是線上學習,通過醫院App推送法律知識微課程,每月開展線上考試,實現學習常態化。
我們還將法治考核與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緊密掛鉤,形成“學用結合、以考促學”的良性機制。通過持續努力,全院醫務人員法律知識考核通過率從2020年的85%提升至98%,依法執業意識顯著增強,為保障醫療質量筑牢人才防線。
記者:在保障患者合法權益方面,醫院采取了哪些具體法治舉措?
楊揚:我們聚焦患者權益保障,重點抓好3個關鍵環節。一是規范知情告知,制定《醫療告知標準化流程》,要求醫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說明病情、治療方案和風險,重大手術、特殊檢查告知書簽署率保持100%,讓患者真正成為醫療決策的參與者。二是優化病歷管理,建立“科室自查、病案科抽查、院領導督查”三級病歷質控體系,甲級病歷率連續3年穩定在93%以上,以規范文書筑牢醫療安全底線。三是暢通投訴渠道,在門診大廳設立一站式投訴受理窗口,實行首訴負責制,確保患者訴求24小時內響應。今年上半年,患者投訴辦結率達96%,滿意度達95%,切實做到件件有回應,事事有著落。
記者:醫療糾紛處理是法治醫院建設的重要環節,醫院如何實現依法調解、妥善化解矛盾?
楊揚:我們構建了“三調聯動”糾紛化解機制。輕微糾紛由醫患關系溝通辦公室聯合法務、臨床專家組成院內調解小組,當場介入處理,成功率達60%;復雜糾紛則與縣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建立綠色通道,今年已通過第三方調解成功化解17起矛盾;同時,我們與縣法院共建“醫療糾紛巡回法庭”,為患者提供專業法律咨詢和訴訟指導,實現糾紛化解零距離。
此外,我們建立醫療糾紛案例庫,定期組織醫務人員學習典型案例,總結經驗教訓,從源頭上預防糾紛發生。通過多措并舉,近3年醫院醫療糾紛數量逐年下降,醫患關系更加和諧。
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光山縣人民醫院法治建設成效顯著。醫院近3年實現合同糾紛、行政處罰“零發生”;醫療質量持續提升,醫療差錯率下降40%,患者滿意度連續3年位居全市前三。未來,光山縣人民醫院將持續深化法治建設,推動醫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群眾提供更加安全、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