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寒冰 7月1日,利雅得新月在加時賽4比3擊敗曼城,成為世俱杯/FIFA洲際杯史上首支擊敗歐洲球隊的亞洲球隊。2000年首屆世俱杯利雅得勝利1比3皇馬開始,25年來亞洲球隊20次挑戰歐洲球隊,終于由利雅得新月取得歷史性突破。這也是2000年以來,阿拉伯俱樂部16次挑戰歐洲球隊以來的首次取得歷史性突破。
力推世俱杯擴軍的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自然對亞洲球隊歷史性突破大加褒獎。他在INS賬號豪言“俱樂部足球新時代絕對已經開始”:“值得紀念的比賽,這證明了世俱杯是真正的全球性賽事。”歐美主流體育媒體也非常震驚,《馬卡報》標題是“利雅得新月結束了曼城最黑暗的賽季”;《AS》報的標題是“世界災難”,認為這是曼城本賽季又一次令人難忘的災難。
沙特媒體自然對本國球隊的歷史性勝利大加褒揚,不僅強調利雅得新月為亞洲球隊取得突破性成就,還強調瓜迪奧拉執教生涯941場比賽僅有12場失球達4個,利雅得新月有幸加入皇馬、巴薩、馬競、多特蒙德、大巴黎、利物浦、熱刺等五大聯賽球隊之列,成為西班牙名帥最恥辱的回憶之一。
利雅得新月主席本·納菲爾賽后進入更衣室,與每位球員擁抱。沙特體育部長、四大豪門大股東沙特公共基金也高調祝賀,視為沙特足球2023年引入C羅以來,取得的里程碑成就。
當然,評價不只是一個方向。英國《每日郵報》則稱:與其說是利雅得新月創造奇跡,不如說曼城“被松散的鞋帶絆倒”,自己打敗了自己。《紐約時報》則是一針見血地表示,雖然利雅得新月是亞洲球隊,但這場歷史性的勝利不該被定義為“亞洲之光”,因為他們首發11人有多達非亞洲的8名頂級外援。這不過是沙特和阿布扎比兩個國家石油資本在足球領域的資本競爭,勝負更多與石油資本的投資成敗相關,并不代表亞洲和歐洲球隊之間真實的差距。
《每日郵報》表示曼城為輕敵和漫不經心付出了代價:面對利雅得新月的曼城,與此前5比2大勝尤文圖斯時專注度明顯不同。曼城上半場至少應3球領先,5比0也并非不可能。摩洛哥門將布努的10次撲救,更多是曼城球員自己的慷慨。《曼徹斯特晚報》甚至認為:瓜迪奧拉更像是將世俱杯視為磨合新援的季前賽。原本曼城的目標就是8強,但并不希望打到決賽影響英超前半程的備戰和比賽。只是沒想到止步16強,被利雅得新月的歐冠級外援和自己的傲慢擊潰。
日韓媒體對利雅得新月的“奇跡”并不感冒,認為這支球隊并不算傳統意義上的亞洲球隊。對曼城首發11人中,新月只有3名沙特球員,超過80分鐘8外援在場,多達115分鐘7外援在場。4個進球全部來自外援,連助攻者也是外援。利雅得新月身價接近1.6億歐元,近兩年引援投資高達4.9億歐元,囊括了此役出場的9名外援。同期,英超霸主曼城球市投資也不過6億歐元。
此前,世俱杯亞洲球隊最接近擊敗歐洲球隊是2016年的鹿島鹿角。當年日本球隊將皇馬逼到加時賽并遺憾落敗,但他們當時首發11人全是日本球員,算上替補3名球員,14人才只有巴西前鋒法布里西奧1人。
和新月自己的世俱杯歷程對比,2021年世俱杯半決賽他們有5名沙特球員首發,還有亞外張賢秀,4名非亞洲外援也都不是頂級。2022年世俱杯決賽,利雅得新月首發11人也有6名沙特球員和亞外張賢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