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是柳江河的禁漁期。7月開始,禁漁期結束。
7月1日,記者從柳州市水上綜合執法支隊獲悉,在今年禁漁期期間,他們通過巡查宣傳、嚴查快處、行刑銜接、聯合執法等一系列有力舉措,有效保護柳江水域生態環境。禁漁期非法捕撈投訴案件從2024年的143起,下降至2025年的70起,同比下降約51%。
收繳漁具。
禁漁期是保護修復流域漁業生態環境資源,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時段。柳江河城區河段從白露大橋至紅花水電站的水域是柳州市水上綜合執法支隊的主要轄區。
普法宣傳。
在禁漁期開始前,支隊在沿岸水上公交站點、親水平臺人員密集場所、非法捕撈高發頻發水域周邊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多渠道告知禁漁期相關注意事項和線索舉報方式等。
針對非法捕撈行為的高發水域,支隊增加夜查頻次進行專項打擊,對非法捕撈、電魚、毒魚案件,堅持從快從重處理,形成強大的執法威懾力。
拆除釣臺。
柳州市禁漁,從2011年開始至今已有14年。工作人員長期持續開展禁漁工作,在打擊非法捕撈、保護水域生態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2025年禁漁期,支隊共查獲案件7起,收繳非法漁具273件,與2024年同期相比,案件數量從26起減少至7起,同比下降73.1%;收繳非法漁具數量從400件減少至273件,同比下降31.75%;禁漁期非法捕撈投訴案件從2024年的143起下降至2025年的70起,同比下降約51%。
收繳漁具。受訪單位供圖
隨著今年禁漁期工作的結束,水域生態系統在禁漁期的休養生息中逐漸恢復活力,魚類種群數量穩步增長,部分瀕危魚種重現蹤跡,水生生物多樣性提升,使水域生態鏈更加穩固,推動了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柳州生態環境的改善吸引大量游客來游玩觀光,以生態游、休閑垂釣為特色的文旅產業蓬勃發展。
如今,越來越多市民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主動監督舉報非法捕撈行為,形成全社會共同守護水域生態的良好氛圍。
“禁漁期結束,但并不意味著市民可以隨意垂釣或捕撈。”柳州市水上綜合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規定,禁止在人工魚道等特定區域進行垂釣活動;禁止違法搭建釣魚棚(臺)等臨時構筑物;禁止使用延繩釣等對水生生物資源破壞較大的釣具進行垂;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釣餌、窩料和添加劑等;禁止垂釣國家、自治區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若釣上保護魚類應及時放生。該負責人也希望市民文明、科學、規范垂釣。
下一步,支隊將通過在河邊安裝公共視頻設備、無人機巡查等規范化智能化方式,不斷持續鞏固禁漁成果,為維護柳江水域的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持續守護柳江冠軍水質的金字招牌。
來源 | 南國今報記者廖艷明
值班編輯丨王 韜
值班主任丨陳建春
總值班丨朱凌云
最新!柳州通過一批人事任免
“最討厭的功能終于取消了!”微信有重大變動
最新!柳州城中萬達旁這塊地成交!4450萬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