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欒海明
7月2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山東持續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情況。
發布會上,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鮑彩耀介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規范涉企行政檢查,要求建設全省涉企行政檢查“一張網”,全方位規范入企檢查行為。去年以來,會同省司法廳等部門,率先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行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依托“魯執法”平臺,加快打造涉企行政檢查“一張網”,取得了較好成效,目前已建立起涵蓋計劃匹配、檢查實施、結果處置、問題反饋全流程的閉環管理模式。具體工作中,概括為“五個必須”。
一是計劃必報備。將省市縣三級年度檢查計劃、專項檢查計劃全部納入備案管理,報備目的一方面是保證檢查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是為了更好統籌,對重復、多頭檢查進行比對分析,視情予以調整。平臺會將針對同一企業前后七天內的檢查計劃自動匹配,促成不同機關聯合開展檢查,切實減少入企次數。
二是入企必掃碼。無論是按照計劃開展的行政檢查,還是因突發情況、投訴舉報等情形需要緊急入企的,都需要通過“魯執法”平臺“掃碼入企”。此外,因督導、巡查、技術性檢查、輔助性檢查等需要企業配合調查、核實的非行政檢查活動,也必須“掃碼入企”。
三是執法必亮證。實施行政檢查的執法人員必須具備行政檢查主體資格,嚴禁未取得行政執法證件的執法輔助人員、臨時工等人員實施行政檢查。檢查時,嚴格落實兩人執法、亮證執法要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實施入企檢查時不得少于兩名行政執法人員,并主動出示行政執法證件,亮證執法。
四是檢查必記錄。建立包含檢查對象、檢查項、檢查內容等要素的線上“檢查表單”,推動行政執法人員由線下檢查轉為線上檢查,由隨意檢查轉為“照單檢查”,執法人員入企檢查時對照檢查單勾選是否合格或者記錄違法行為,做到全程記錄、公開透明。
五是結果必告知。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結果處置,督促做好行政檢查結果告知工作。未發現問題的,依法告知;發現問題的,根據結果做好分類處置。同時,建立事后評價機制,企業對檢查執法不滿意或有意見建議的,可通過“愛山東”、短信等反饋,司法行政部門將進行核實、處理。
“當前,全省正在開展‘解難題、辦實事、優服務、促發展’企業大走訪活動,企業家朋友們如有其他困難訴求,也可以通過‘96178’、‘愛山東’平臺‘企業家訴求專區’等渠道反映,我們將按照‘2115’快速辦理機制(即接到訴求后2小時內到達現場或取得聯系,1個工作日內回復,15個工作日內解決問題或服務確認)要求,用心用情、依法依規解決好大家的急難愁盼,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鮑彩耀說。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