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e is Sweden
LOCALSWEDEN
2025年7月1日是厄勒海峽大橋通車25周年紀念日。瑞典和丹麥在文化、價值觀和共同目標上相近,兩國合作從未像現在這樣緊密。值此紀念日之際,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松和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共同發表了一項宣言,旨在使厄勒海峽地區更加安全、更具競爭力,并使跨境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
——今天,我和我的丹麥首相同事共同發表了一項聯合宣言,旨在使厄勒海峽地區更加安全、更具競爭力,并使跨境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這是進一步拉近我們兩國關系的又一步。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松表示:“我也期待在丹麥今天開始的歐盟輪值主席國任期內與丹麥保持密切合作。”
瑞典國王夫婦與丹麥國王夫婦也共同出席了厄勒海峽大橋通車25周年慶典。慶典活動分別在馬爾默的勒納肯、厄勒海峽的佩帕霍爾姆以及哥本哈根郊外的阿邁厄島海濱公園舉行。
25周年慶典在瑞典拉開帷幕,兩位國王夫婦在馬爾默勒納肯的空中堡壘參加了一場帶有音樂元素的儀式。在儀式上,瑞典和丹麥國王揭開了兩架瞄準丹麥海岸的雙筒望遠鏡的神秘面紗。
丹麥國務大臣杰西卡·羅森克蘭茨和丹麥政府交通部長兼北歐合作代理部長莫滕·達林也發表了講話。馬爾默市議會議長卡特琳·施特耶恩費爾特·賈梅也發表了講話。
佩帕霍爾姆島
瑞典國王和王后隨后穿過大橋,前往厄勒海峽的佩帕霍爾姆島。在佩帕霍爾姆島——海峽中的一座人工島,大橋在此與隧道相連——國王夫婦聆聽了一場關于該島自25年前落成以來動植物發展情況的介紹。
阿邁厄島
隨后,瑞典國王夫婦在丹麥一側出席了在阿邁厄島舉行的招待會,厄勒海峽大橋聯盟首席執行官萊納斯·埃里克森等人在會上發表了講話。
瑞典和丹麥國王隨后為另外兩架雙筒望遠鏡揭幕,它們被放置在阿邁厄島海濱公園,指向瑞典方向,作為25周年紀念。
瑞典與丹麥聯合宣言
瑞典與丹麥保持著密切友好的關系,兩國在許多國際和地區論壇上密切合作,包括歐盟、北約、聯合國、北歐部長理事會以及北歐-波羅的海合作。
瑞典與丹麥合作的優勢在于,兩國在應對諸多挑戰方面采取了共同的應對策略。兩國擁有共同的愿景,即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確保國家安全、經濟強勁、裝備精良。瑞典與丹麥今天通過的宣言,展現了雙方繼續加強雙邊關系和國際合作,并推進厄勒海峽地區進一步一體化的意愿。
該宣言旨在:
加強國防、安全、韌性和備災方面的合作;
共同開展區域和歐洲競爭力、研究和綠色轉型方面的工作;
打擊跨境有組織犯罪;
推動提高厄勒海峽地區流動性的舉措。
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松發表公開演講:
宏偉工程的時代已然到來
今天,厄勒海峽大橋迎來了25周年。它不僅反映了當時的輝煌,更反映了現在應該如何發展。
歷史上,瑞典曾實施過許多規模宏大、充滿挑戰的項目,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堅信,我們可以從這座大橋中汲取靈感,再次投資未來——打造數字和實體基礎設施、能源系統、人工智能、研發以及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
目前,我們正處于嚴峻的時期。我們夾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戰爭和美國對歐洲和中國發動貿易戰的威脅之間。現在,瑞典正處于增強自身實力的關鍵時刻——無論是在安全方面還是在經濟方面。
我們肩負著共同的責任,要在世界上發揮自己的作用。正因如此,我們比大多數國家都更加支持烏克蘭,我們通過歐盟爭取自由貿易,我們為自由和民主發聲。但最終,我們,也只有我們,要對瑞典的命運負全部責任。
讓我們從厄勒海峽大橋中汲取教訓,展望未來。讓我們對那些總是說“不”的特殊利益集團說“不”。現在是時候做出面向未來的大膽決策,打造一個更強大的瑞典,增強我們的軍事自衛能力,并提升我們商業部門的競爭力。
我們以前就這樣做過。厄勒海峽大橋有很多積極的方面——不僅僅是瑞典和丹麥之間一座實體橋梁。這座橋是一座美麗的紀念碑,見證著25年前——即使在經濟困難時期——我們也能圍繞著富有遠見的大型項目走到一起。
事實證明,當時的許多反對者是錯誤的。現在沒有人再反對這座橋了。據我所知,沒有人想把它拆掉。環境沒有受到損害,魚類也幸存了下來。自由度增加了,繁榮度也增加了。就連那些可以“tura”的舊渡輪也幸存了下來。如今,我們很難理解厄勒海峽大橋險些引發政府危機,就因為中央黨領袖無法在做出該決定的政府中任職。
厄勒海峽大橋秉承了瑞典引以為豪的重大項目傳統,事后看來,這些傳統已被證明是完全正確的:
20世紀50年代,我們在當時規模相對較小的斯德哥爾摩修建了地鐵系統,遠早于我們的任何北歐鄰國。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我們啟動了瑞典核電項目。我們比其他國家更早地實現了無化石燃料化——最初是出于成本考慮,然后是氣候考慮,現在也是出于安全政策考慮。我們利用獨特的工程專業知識,成為核電領域的世界領先者。我們將繼續保持這樣的勢頭。
20世紀80年代,我們研發了第一代移動電話,為瑞典成為世界科技和電信領域的領導者奠定了基礎。如今,我們依然在這一領域保持著強大的實力。正如前文所述,我們在20世紀90年代建造了厄勒海峽大橋。自那以后,重大的政治項目都致力于恢復“工作優先”的原則,讓瑞典重回正軌。這一切都很好,但現在是時候重新開始建設了。
我想借厄勒海峽大橋25周年之際,邁出下一步:在二戰以來最危險的時期,建設一個更強大的瑞典。我們是一個總能在困境中看到機遇的國家,我們是一個在真正嚴峻形勢下能夠團結一致的國家。
現在就是這樣一個時刻。我們需要更多的橋梁、新的核電項目、重大的技術突破、更多世界領先的公司,以及那些投資于未來初創企業和未來就業的大膽企業家。
所有這些都觸手可及。但要實現這些目標,我們瑞典人必須看到更多機遇而非局限,而不是被官僚機構的種種孤立所左右。宏偉計劃的時代就在我們面前——為了建設一個更加安全、更加富裕、更加強大的瑞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