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信網 責編:陳燭光 2025-07-02 15:18:27
所謂“輿情化石”,指的是那些因輿情處置不當,引發廣泛負面影響,進而成為典型案例,在后續輿論場中被反復提及的輿情事件。“輿情化石”一旦形成,對城市形象的損害是全方位且深遠持久的。在經濟領域,嚴重刺痛城市產業相關產業,游客出于對旅游體驗和安全的考量,往往會對輿情負面的城市避而遠之,投資者也會因對城市營商環境的擔憂,而減少投資意向;在文化層面,頻繁出現“輿情化石”會讓外界對城市的文化形象與聲譽產生負面聯想,長期積累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遭到嚴重破壞;在社會層面,“輿情化石”會嚴重削弱公眾對城市管理部門的信任,市民對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懷疑,降低城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輿情化石”的產生,是認知和執行力偏差導致的。
對輿情態勢和走向的研判能力缺失是一大主因。部分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對輿情的敏感度不足,缺乏對輿情潛在影響力的深刻認知。在輿情萌芽階段,未能敏銳捕捉其發展態勢,未能及時介入處理。等到輿情失控才匆忙應對,往往已錯失最佳時機,使得輿情不斷惡化。
還原事實的表達能力欠缺加劇了輿情惡化。在輿情應對過程中,部分部門信息披露不及時、不全面,遮遮掩掩、避重就輕,試圖淡化輿情影響。不僅無法平息公眾質疑,反而因信息不對稱引發公眾更強烈的反感。輿情處置過程中缺乏準確還原事實、清晰表達信息的能力,加之新聞媒體缺位,不能讓公眾全面了解事件全貌,從而引發更多猜測和誤解。
執行能力不足也是關鍵問題。一些地方缺乏成熟完善的輿情應對預案,面對突發輿情,臨時拼湊應對策略,執行過程混亂無序。有的地方雖然制定了輿情應對預案,但是執行力出現偏差,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聯動,信息不互通,導致給出的回應相互矛盾,進一步加劇公眾的不信任感,輿情不斷升級。
對沖信息的傳播能力薄弱,使得負面輿情占據主導。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正面信息若不能及時有效地傳播,就難以抵消負面輿情的影響力。部分部門不善于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傳播正面信息,無法引導輿論走向,導致負面輿情在網絡上肆意傳播,不斷發酵。例如在應對一些負面輿情時,雖然做了大量實際工作,但由于沒有及時通過合適的渠道向公眾傳達,公眾看不到積極的行動和改變,仍然被負面情緒主導,輿情危機得不到有效緩解。
為有效避免“輿情化石”的產生,必須針對認知和執行力偏差加以改進。構建科學的輿情預警體系,強化輿情態勢研判能力;提升還原事實的表達能力,第一時間清晰、準確、全面地向公眾披露信息;制定詳細、科學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輿情應對預案,增強按部就班的執行能力;提高對沖信息的傳播能力,及時、主動地傳播正面信息;同時也要注重事后的復盤與改進,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持續提升輿情應對能力。只有高度重視并切實提升認知和執行能力,有效克服偏差,才能在輿情應對中占據主動,塑造積極、正面的城市形象。
文/拾聞客
[來源:信網 編輯:陳燭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