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視軍事頻道爆了個大料。咱們的殲-20在東海上空跟外國軍機正面硬剛了一回。過程相當精彩——外軍一架戰機突然往咱們東海防空識別區里鉆,"王海大隊"接到命令,飛行員連訓練服都來不及換,直接掛實彈升空!
雙方很快飛到能互相看見的距離。殲-20一個左急轉彎加猛爬升,瞬間咬住對方尾巴。幾個回合下來,咱們的飛行員始終壓著對方打。那架外機被逼得沒法子,最后只能掉頭跑路。有意思的是,這次出動的不是平時巡邏的殲-16,而是隱身王牌殲-20。
這事說明啥呢?第一,對手不簡單。咱們東海方向日常巡邏靠殲-16,載彈多、成本低,掛滿導彈飛過去,視覺效果就夠唬人。可這回直接上殲-20,只有一個解釋:對方是隱形戰機!為啥?殲-16雷達反射面積太大,老遠就會被發現。打個比方,就像舉著燈籠走夜路,還沒靠近人家早溜了。
第二,咱們的"天網"真頂用。這次外機直到被殲-20貼臉了才反應過來,說明他們的預警機根本沒發現咱們!咱們的空警500預警機可不是吃素的。官方說過它能發現400公里外隱形目標,但實際能力嘛……參考咱們出口的PL-15E導彈在實戰中射程遠超紙面數據,你細品。更別說還有地面反隱身雷達和太空衛星盯著,隱形戰機進了東海,跟裸奔差不多!
第三,殲-20是真能打。視頻里急轉爬升那幾下,看著都揪心。但飛行員硬是靠這手活搶到攻擊位。專家分析過,持續盤旋能力主要看推重比和機翼負荷——這方面雙發重型的殲-20碾壓單發的F-35A。打個比方,就像越野車和家用轎車比爬坡,先天優勢擺在那兒。
最解氣的是歷史輪回。2022年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親口承認,他們的E-3預警機在東海根本抓不到殲-20。現在看,三年過去了,情況不僅沒改善,咱們反倒越玩越溜。沖繩美軍基地那些F-35A輪換駐扎,以前還敢來探頭探腦,如今被咱們當陪練收拾。
有些網友可能覺得:不就是驅離架飛機嗎?可看門道就知道,現代空戰拼的是體系。從預警機發現目標,到指揮殲-20隱身接敵,再到飛行員貼身格斗,整套流程行云流水更重要。咱們敢把最金貴的隱身戰機派出去日常執勤,說明三個底氣:飛機夠多,維護跟得上,飛行員技術過硬!
東海這片天,曾經是別人的游樂場。九十年代咱們看著美軍偵察機大搖大擺飛過,憋屈嗎?真憋屈。如今同片空域,五代機對五代機,咱們全程掌握主動權。這不光是戰機升級,更是國家實力的鏡像——沒有強大的工業鏈,哪來隱身戰機成群起飛?沒有完備的國防體系,哪能織就天羅地網?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永遠懸于戰機翼尖之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