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浦東發布消息,洋山港海事局表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洋山深水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402.6萬標準箱(TEU),同比增長7.3%,創下新的歷史紀錄,在上海港的占比達51.9%,成為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持續攀升的主要增長極。
據洋山港海事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洋山深水港累計安全進出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4620艘次,同比增長4.6%,其中18000TEU及以上超大型集裝箱船舶靠離704艘次,同比增長1%。內支線集裝箱船舶靠離8803艘次,同比增長6.8%,實現了干線和支線船舶流量“雙提升”,區域集疏運網絡持續活躍。
船舶流量維持高位運行對港口通航能力和碼頭運營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洋山港海事局聚焦“安全與效率”核心目標,依托上海市口岸十大創新成果“四雙”(雙向通航、雙檔靠泊、雙套泊作業、雙窗口離泊)服務舉措,不斷創新監管模式、優化安全保障措施,持續解決洋山深水港發展過程中的瓶頸問題,為深挖港口產能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創新舉措上,2025年上半年實施主航道“雙向通航”342艘次、“雙窗口離泊”206艘次、“雙套泊作業”1564艘次,航道交通效率、船舶作業時間窗口有效提升,碼頭空置時間、船舶無效在泊時間大幅縮短,港口通航能級不斷提升。與此同時,洋山VTS優化錨地管理舉措,實現錨泊船舶艘次有效擴容,尤其在能見度不良時提前安排船舶拋錨待泊,穩步推進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能見度不良條件下進出港,上半年洋山水域先后經歷近15次大霧籠罩,船舶進出和港口運行基本正常。
此外,在內支線船舶上,海事部門實施“雙檔靠泊作業”1081艘次,“雙檔靠泊”期間,同一碼頭岸線的泊位利用率提高100%,碼頭運營效率大幅提升。同時實施大風精細化管控舉措,協同上港集團和各碼頭調度,共同優化寒潮大風條件下內支線集裝箱船舶調度順序,優先組織船舶尺度較小、抗風能力相對較差的內支線集裝箱船舶靠泊裝卸,在大風影響之前能夠作業結束離泊出港,其他船舶尺度相對較大的船舶可繼續在港作業,2025年上半年,洋山港海事局依據《洋山支線氣象專報》實施大風精細化管控24次,最大限度降低大風天氣對港口正常生產的影響,保障了內支線運輸的穩定暢通。
針對越來越多的國際航行集裝箱船舶希望可以掛靠洋山港的客觀情況,洋山港海事局表示,還將探索實施全潮水時段“三套泊”創新舉措,持續推動洋山深水港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打造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提供助力。
來源:浦東發布
精彩看點
上海市交通委宣傳展示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