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寫個索尼MD的二手文章,標題叫做“炒完CCD又炒MD”,后來一想,其實“炒完CCD又炒CD”才有韻味,真沒想到這些二十年前的“洋垃圾”能文藝復興,開整吧!
這是松下SL-CT790便攜CD機,大概是在2002年前后發布的旗艦機,外觀簡約時尚,表面還采用了金屬拉絲工藝,具備一定的防震性能。
當年日本電器真的牛逼,松下和索尼并駕齊驅,工業設計旗鼓相當,這玩意自帶線控和平頭耳機,音質吊打同期的磁帶隨身聽。
不過便攜CD機是采用激光讀碟頭的,本身是使用耗材,有壽命的問題。如今買二手CD機一定要問清楚讀碟效果如何,萬一壞了修都困難。而CD光盤可以刻錄,不像磁帶隨身聽那樣,現在連磁帶都很難買到。
當年日本的隨身聽很流行用“口香糖電池”,就是一種長長的、扁扁的電池,我2000年第一次見到這種電池就記住了,感覺好炫酷,那時我只見過5號和7號電池,以為電池必須是圓柱體,誰知道還能是口香糖形狀啊。
不過松下SL-CT790使用兩節口香糖電池驅動,續航時間不錯,還可以買充電電池。我查了一下PDD,國產1400mAh單節才9.5元,作為耗材不算貴。
背面就很普通了,貼滿了銘牌,當年日本電器都是“Made in Japan”,質量確實很有一套。至于音質,很多人迷信CD機才是終極無損,秒天秒地。
今年2月有位粉絲說松下CD機+某款耳機加起來成本不到200元,可以吊打50萬元以內的的數碼播放器,害得我還真買了那個耳機來測,聽完不過如此。
至于價格,目前藍色的松下SL-CT790比較稀有,價格比銀色要貴,大全套好成色均價400元左右,也有不少賣五六百的。而缺耳機+缺線控的差成色裸機要便宜不少,兩百多元比較常見。
但相比幾年前80-150元的二手均價,這已經是翻了3倍多的價格,別說小仙女們炒CCD心狠,老爺們炒起CD一樣手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