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里,我們享用香甜玉米時,往往隨手丟棄那些纏繞在玉米頂端的"黃色發絲"——玉米須。
殊不知,這一被大多數人視為廢物的部分,在中醫典籍中卻享有"龍須"、"黃金藥"的美譽,甚至有"一根玉米須,堪稱二兩金"的說法。
利尿排濕好幫手
好幫手《中藥大辭典》就有記載,稱其能“利尿,瀉熱”。
的確,玉米須的“看家本領”就是利尿排濕,特別適合經常出現下肢水腫、面部浮腫、濕氣重的人群。它通過溫和地促進排尿,幫助身體代謝多余水分,改善水腫型肥胖問題。
調節肝膽功能
不少人夏天常常“上火”,如容易口苦、長痘、便秘、油膩食積。從中醫角度看,這可能也與肝膽濕熱、氣機不暢有關。
玉米須能促進膽汁分泌、調節肝膽功能,有助于改善濕熱體質。尤其適合油膩飲食、經常熬夜或情緒不暢者,有助于疏肝解郁、清熱利濕。
抗癌方面有貢獻
不僅如此,玉米須提取物在抗癌方面也有可用之處。
中國科學院團隊發表在《Food & Function》期刊上一項研究發現,從玉米須中提取的粗多糖,對胰腺癌竟然有著顯著抗癌活性。
研究發現,從玉米須中提取的粗多糖S1展現出顯著的抑制胰腺癌細胞增殖的功效。除了抑制增殖,S1還能有效抑制胰腺癌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誘導細胞凋亡!
這些強大的抗癌活性,使得玉米須有望成為一種對抗胰腺癌的潛在治療手段。
像平時,我們可以經常喝一些玉米須茶。
玉米須茶,常喝喝
食材
玉米須5克(新鮮或干品)、清水500毫升。
做法
①玉米須洗凈(如果是干品,建議先用溫水浸泡10分鐘);
②加水煮沸后轉小火煮10分鐘;
③去渣留液,可常溫后代茶飲用。
大家也可以根據實際身體情況,加入紅棗、陳皮、枸杞等中藥材搭配。
兩類人少喝或不喝
·但對于腎功能不全人群,玉米須的利尿作用可能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
·另,玉米須性質偏涼,對于脾胃虛寒、易腹瀉者,可能加重不適,可考慮少量嘗試或搭配溫性食材。
總之,大家下次吃玉米時,可以留下一些玉米須,為自己煮一壺清潤的玉米須茶,健康又實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