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在美國軍方高層和軍工復合體內部,活躍著一批善于從大大小小的裝備研發和采購工作中“撈油水”的“史密斯專員”,想必對軍事領域的相關知識稍有了解之人,就不會感到陌生。類似“美軍花9萬美元購買一袋螺母”的荒唐事情,儼然早已成為了某種“日常”。而這一次,在特朗普政府向美國國會提交的2026財年國防預算案中,類似的一幕又上演了……
一線烏軍給M1A1坦克加裝了頂部防護網
據美國媒體報道,在2026財年國防預算案中,美國陸軍計劃撥款約9200萬美元,為現役的1528輛各型戰車加裝TAP系統,其是“穹頂裝甲/反攻頂防護裝置”的英文簡稱。怎么樣,聽起來是不是很有幾分“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味道呢?但簡單來說就是,美國陸軍打算學習俄烏雙方在烏克蘭戰場上獲得的經驗和教訓,為坦克等陸地載具加裝諸如頂部防護網和隔柵裝甲,也就是不少軍迷所戲稱的“棚改”
烏軍用FPV穿越機改裝的自殺式無人機
我們知道,在俄烏沖突中,俄軍和烏軍的大量坦克裝甲車輛,都葬身于來自FPV穿越機所改裝而來的自殺式無人機的襲擊。這些自殺式無人機最主要的襲擊手段,就是瞄準坦克裝甲車輛防護最為薄弱的頂部,然后一頭撞下去并引爆自身所攜帶的爆炸物。因此,在開發諸如干擾裝置等反無人機裝備的同時,俄烏雙方也以紛紛為自家坦克裝甲車輛搞“棚改”的方式,提升著針對此類攻擊的被動式防護手段。
頂部加裝隔柵裝甲的坦克
基本上,雖然為坦克裝甲車輛加裝頂部防護網和隔柵裝甲,勢必會帶來諸如加大車高和暴露概率、增加車重并為動力系統帶來額外負擔、限制高射機槍射界,以及妨礙人員從頂部快速上下車等問題。但從當下可選范圍極其有限的被動防護手段來看,“棚改”確實不失為一條相對有效之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坦克裝甲車輛的戰場生存力。
烏軍對M1A1進行了改裝
話說,可能一些人有所不知,拜登政府執政時期,美國曾向烏克蘭援助了31輛美制M1A1主戰坦克,但很快就傳出了“美國禁止烏軍為M1A1加裝防護網和隔柵裝甲”的消息。此事被外界廣泛視為“美國不顧烏軍的死活,也要維護自己的面子”,即不能讓別人認為“美制坦克存在防護力缺陷”
“棚改”后的15式輕坦
與之相比,中國陸軍就務實得多了,我們沒有什么放不下來的“高貴臉面”。正所謂“一切從實戰出發”,關于中國陸軍15式輕坦和96式主戰坦克等裝備,以加裝防護網的方式參與日常訓練和實戰化演練的報道鏡頭,早已并不少見。而今,看到中國“毫無心理壓力”地選擇為坦克搞“棚改”,美軍總算也是“扭扭捏捏地跟了”。然而問題在于,這筆“棚改”的經費實在是有點驚人……
“棚改”后的八輪裝甲車
為1528輛各型戰車加裝TAP系統,預計將花費約9200萬美元,平均一套TAP系統的價格高達約6萬美元。咱就是說,這種在俄烏戰場一線部隊的手中近乎DIY式的“自己動手焊上去的鐵棚子”,怎么到了美軍這里就貴了這么多呢?一個鐵棚子值6萬美刀,如此程度的價格恐怕任誰都沒有想到吧?各位不妨猜一猜,其中可供各路“史密斯專員”去撈的“油水”,究竟有多么大,這吃相屬實也是沒誰了。
美軍坦克也將“棚改”
另外,基本可以肯定的是,與大大小小、或復雜或簡單的美軍各類裝備項目一樣,看似容易到不能再容易的坦克裝甲車輛“棚改”工作,恐大概率也將出現超支現象,即9200萬美元的預算根本打不住。畢竟,多少人都指望著從中“撈錢”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