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敏中醫:陽氣虧虛則汗越多!一個方子鎖陽止汗,固本培元
宏韻中醫洪敏,擅長五氣六氣辨證結合經方治療疑難雜癥。
為什么說陽氣虧虛則出汗越多呢?
正常情況下,陽氣宛如一道“屏障”,能將汗水牢牢“鎖住”,防止其隨意外流。然而,一旦陽氣虧虛,就好似火爐中的火焰減弱,盡管它依舊在盡力促使水轉變為水蒸氣,但由于火力不足,致使部分尚未完全氣化的“水”提前滲出,這便是“多汗”現象產生的原因。
不調理會有什么后果?
倘若未能及時進行調理養護,陽氣就會持續不斷地被損耗,身體會逐漸陷入“寒涼”之態,出現汗多、手腳冰涼、畏寒且極易感冒等狀況,長此以往還會損害身體其他正常機能。
我們該怎么調理呢?
今天結合案例詳細跟大家講一個方子,固陽止汗,便宜又有效果。
張先生,48歲。患者自訴晚上睡覺老是出汗,有時候夢醒了,一摸床單都是濕的,導致他失眠越來越嚴重,反反復復地做噩夢。前段時間還檢查出了胃黏膜萎縮帶腸化,有嚴重的胃絞痛,疼起來胃里好像著了火,總是打嗝,口干舌燥,耳鳴頭暈,腰腿酸軟,食欲不佳,這讓他倍感痛苦,嚴重影響生活,四處求醫無果,遂來我處求治。
刻診:舌苔黃膩,脈象沉細。
根據患者癥狀開出一方:熟地黃、知母、黃柏、龜甲、豬脊髓、人參、白術、茯苓等藥材的基礎上進行加減。
熟地黃、龜甲:滋陰潛陽,壯水制火,補陰液的同時清虛熱。
黃柏、知母:苦寒瀉火,火降則陰可保,改善盜汗的癥狀。
豬脊髓:滋補精髓,是血肉甘潤之品,還能制約黃柏的苦燥。
人參:大補元氣,生津安神。
白術、茯苓:健脾燥濕,改善脾虛。
整個方劑著重發揮補腎健脾之效,同時兼具滋陰降火之能,通過精準的配伍來調和陰陽,使其達到平衡狀態,進而助力他逐步改善現有的不適癥狀。
結果怎么樣呢?
患者反饋晚上也不怎么出汗了,睡眠也改善了,胃絞痛癥狀緩解了,頭不暈了,腰腿有勁了,胃口變好了。基于此,我結合患者當前狀況,在原處方基礎上進行了適當調整。續服用一個多月后,患者表示之前的不適癥狀基本都已消退。為鞏固治療效果,我囑咐其繼續服用該藥方。后續隨訪至今,患者病情未再出現反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