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當總統剛好一個月,支持率蹭蹭漲到59.3%。說實話,這速度確實讓人刮目相看。
你知道嗎?那些之前老說他"太激進"的專家們,現在都改口了。韓國政治學會直接夸他有"成熟政治家風范",這變臉也太快了吧。
這個從底層爬上來的總統,到底牛在哪?跟尹錫悅比起來,差距究竟有多大?
作者-彤
一個月干了別人一年的活
一個數字足以說明問題。
李在明上臺30天,推出12項新政策。尹錫悅同期呢?3項。這差距,簡直像拿火箭和自行車比速度。
股市漲了8.3%,貿易逆差少了18%,就連最挑剔的外國投資者都豎起了大拇指。這些數字可不會撒謊。韓國政治學會那幫平時眼高于頂的專家也服了,直接認證他是"成熟政治家"。要知道,這些學者的嘴就像保險柜一樣嚴實,能讓他們開口夸人,那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場經濟緊急會議。
6月10日那天,李在明把中小企業稅率從20%直接砍到15%。話音剛落,首爾的企業主們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一個月后,出口數據公布,竟然是正增長。這效率,就像是給韓國經濟打了一針強心劑。
同樣是當總統,有人忙著搞政治表演,有人忙著解決實際問題。說白了,這背后的差別,其實藏著兩套完全不同的執政哲學。前者把政治當戲臺,后者把政治當工具。
兩條路線,天壤之別
哲學不同,做法自然不一樣。
拿對美關系來說,尹錫悅恨不得搬到華盛頓去住,眼珠子都快黏在美國地圖上了。李在明呢?北約峰會都不親自去,派個官員意思一下。這叫什么?叫保持距離,叫拿捏分寸。
對朝鮮更是截然不同。尹錫悅時期,天天搞軍演,朝鮮半島的空氣都能聞到火藥味。李在明一上臺,直接給朝鮮送糧食送藥,這溫度計算是從冰點拉回到了常溫。朝鮮那邊也不是不給面子,畢竟都是一個民族,誰愿意天天劍拔弩張過日子?
最關鍵的是經濟理念。尹錫悅那套"跟著美國有肉吃"的邏輯,李在明壓根不信。他的想法很簡單:韓國的事,得靠韓國人自己解決。美國人會真心幫你發展經濟?醒醒吧,人家自己的制造業都快空心化了。
6月28日那場和美國代表團的談判,李在明硬是讓對方同意推遲加關稅。這手腕,就像是在鋼絲上跳舞,既要保持平衡,又要展示技巧。換了尹錫悅,估計還沒開口就先鞠三個躬。
懂民心的人,自然有民心
為什么李在明能想到這些?說到底,還是因為他懂老百姓的心思。
1963年出生,窮人家的孩子,七個兄弟姐妹里排老五。小學沒念完就去工廠打工,手腕還弄殘了。這樣的經歷,你說他能不知道底層人民想要什么?那些在青瓦臺里長大的政治家,哪里體驗過為了一頓飯發愁的滋味?
從城南市長到京畿道知事,再到總統,這一路走來,李在明就像是在民意的土壤里生根發芽。疫情期間,他果斷查抄新天地教會,控制住了病毒擴散。那時候,很多人還在猶豫要不要得罪宗教勢力。
2023年日本排核廢水那會兒,更是讓人看清了兩個人的本色。尹錫悅裝沒看見,好像這事跟韓國沒關系似的。李在明呢?直接絕食抗議,差點把命搭進去。老百姓看在眼里,這人是真心為大家著想,不是在作秀。
所以他的政策才這么接地氣。中小企業減稅、發消費券激活市場、給困難家庭發補貼,每一招都打在老百姓的心坎上。不像某些政治家,張口閉口都是宏觀戰略,卻連菜市場的菜價都不知道。
務實主義能走多遠?
當然,光有一顆為民的心還不夠,關鍵看能不能持續下去。
李在明這一個月的表現,確實打了很多人的臉。誰能想到,這個被貼上"激進左翼"標簽的人,執政起來竟然這么穩?就像是一個被人誤會的老實人,突然展現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能力。
國際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分析師都承認,李在明的平衡外交策略"值得關注"。要知道,這些美國智庫平時對亞洲政治家的評價,比冬天的首爾還要冷。
可挑戰也不少。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還在頭頂懸著,就像是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落下。地緣政治的風險也在暗流涌動,朝鮮半島的和平就像是薄冰上的舞蹈,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摔得粉身碎骨。
最重要的是,韓國人的耐心有限,蜜月期不會永遠持續。政治就像是一場馬拉松,開頭跑得快不算什么,關鍵看能不能堅持到終點。
不過話說回來,至少現在看起來,李在明找到了一條不完全依賴美國的路。這條路能走多遠,會不會成為韓國政治的新范式,咱們拭目以待。
結語
李在明這30天的表現,其實驗證了一個挺樸素的道理。真正從苦日子里爬出來的人,往往更知道怎么解決實際問題。那些高大上的理論,在民生面前,有時候真不如一張消費券來得實在。
當然,政治這玩意兒變化太快,今天的英雄明天可能就成了罪人。但至少在這個瞬間,李在明證明了務實主義的力量。他就像是韓國政壇的一股清流,在渾濁的水中闖出了自己的路。
面對特朗普可能的關稅報復,你覺得李在明的務實路線能頂得住壓力嗎?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