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6月28日的消息,加拿大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命令海康威視關閉在加拿大的業務并停止運營。
雖然海康威視很快予以回應,反駁了加方的無端指責和歧視行為,但這顯然于事無補,既然他們要打壓中國企業,就不會在乎所謂的事實依據、程序公平性和透明度。
何況加國本就是最反華的國家之一,其無厘頭、莫名其妙和歇斯底里的瘋狂程度,很多時候連澳大利亞都望塵莫及。
去年10月,加拿大突然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100%關稅,臺面上的理由是要“保護本國產業”,實則是跟隨美國表忠心;
今年2至3月,加拿大政府以“支持俄羅斯軍事行動”為由,將2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制裁名單,卻拿不出任何證據;
更離譜的是,今年2月,加拿大軍艦高調穿越臺灣海峽,與菲律賓在南海搞聯合軍演,還多次干涉中國的內部事務,其挑釁意圖十分明顯。
雖然中方在商業上也予以反制,但客觀的說,傷敵一千必然會自損八百,中國企業在加拿大的利益仍然受到威脅。
那應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其實可以通過加國的內部矛盾、和美加的特殊關系來做文章。
從歷史上來講,北美本是黃種人的土地,原住民是印第安人與因紐特人。
被英法兩國非法強占發展至今,加國仍面臨西部分離主義、魁北克獨立傾向、原住民自治訴求、乃至社會撕裂和地區經濟失衡的問題。
在特朗普放話要并吞加拿大之后,該國內部更是亂成了一鍋粥,打什么主意的都有。
我們知道,一個社會有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外敵虎視眈眈、內部矛盾還被放大和利用。
加拿大一直在外交和軍事上無腦追隨美國,但特朗普若是在各國的鼓勵和縱容之下,以經濟杠桿和關稅當武器、用自治權當籌碼,成功引誘加國省份“獨立”或“叛逃”,必然會讓兩國反目成仇。
屆時加國內亂不休、強敵在側,就很有可能改弦更張,放棄對華敵視政策。
即使分離運動短期難以成功,也可以放大其內部矛盾,能起到牽制加國外交資源,削弱其搞事能力的作用。
而正在爭取獨立公投的阿爾伯塔省,最可能響應懂王的號召,成為合縱國的第五十一個州。
阿省是能源大省,卻因為能源主權問題一直與加拿大政府矛盾重重,本就有33%的人支持分離主義。該州與美國的蒙大拿州相鄰,90%的能源出口要依賴美國市場,算是靠著美國吃飯。
在特朗普上臺之后,該省有18%的居民支持加入美國,12%的人表示“可以接受”,省長丹妮爾·史密斯還專程與懂王會面,顯然是“早有二心”。
除此之外,同為草原三省之一的薩斯喀徹溫省有30%的人支持獨立加入美國,講法語的魁北克和講英語的人合不來,有35%的人想要建國。
雖說三地的分離勢力都不占優勢,但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可以是激化矛盾的變量,能夠起到推動形勢發展,破解政治圍剿的作用。
當然了,為了降低政治風險,應該通過民間智庫和經濟合作等方式間接支持加國地方訴求,并助推特朗普的政治野心,企業也要在技術自主和市場多元化等領域構建不可替代性,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