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做好事,卻被一群什么都沒做的人給罵了。
一碗河南燴面,在貴州洪災里暖了無數人的胃,卻在網上冰了許多人的心。
榕江洪災發生幾天了,河南大哥自費驅車1500公里去災區救援,支起大鍋為受災群眾免費送上一碗碗熱騰騰的燴面。
然而短短1天時間,最讓人擔心最惡心的一幕還是出現了。
有不少網友質疑他作秀,刻意擺拍,甚至還攻擊說他做的河南燴面像豬食,給災民盛的也少根本不夠吃。
不堪入目的言論逐漸蓋過當初的稱贊,這也不免讓人氣憤:“一個熱心的人,到底做錯了什么?”
6月底的貴州榕江,成了一座澤國,暴雨傾盆,江水倒灌,半個縣城泡在黃湯里,警報拉到頂格的一級,人們在慌亂中等待,在泥濘里自救。
關鍵時刻一輛面包車顛簸了1500公里,從河南連夜趕來,在無數臟亂骯臟的畫面中,一身紅衣的漢子成了無數人稱贊的對象。
男子網名叫“漂流哥”大名叫趙占勝,這次聽說榕江發生水災,第一時間準備物資趕往現場支援。
他沒空感慨現場的災難,也顧不上休息,第二天一早就在沒過腳踝的積水邊上,支起了那口跟他走南闖北的大鍋。
和面、拉面、下鍋加料,動作一氣呵成,是刻在骨子里的熟練。
鍋里熱氣蒸騰,香氣混著水汽,飄散在狼藉的街頭,從早上十點到下午五點,整整7個多小時他沒直起過腰。
一碗碗燴面遞出去,里面有青菜,有牛肉,有木耳,在什么都缺的災區,這一小碗燴面對于災民來說不僅僅是食物,更是慰藉。
從視頻中來看,高溫和爐火把他熏得滿頭大汗,手臂被鍋沿燙出一片片紅印,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濕粘在身上。
可即便如此,趙大哥一刻都沒有停下來手里的活只快不慢,實在頂不住了,就灌下一支藿香正氣水,抹把臉繼續干。
晚上,他和同伴就擠在面包車里將就一宿,有人問他干到幾點,他擺擺手嗓音沙啞卻響亮:“只要有人來,咱這灶火就不停!”
就在6月30號,央視也發文點名稱贊,無數媒體紛紛轉發“河南大哥”的善舉,成了一道洪水里最暖的光,正如網友所說“這碗面的配方就是熱騰騰的愛”。
然而誰能想到,僅僅一天時間,互聯網的風向就徹底改變,最讓人擔心也是最惡心的一面還是出現了。
快的讓人來不及反應,一句句質疑聲就像暴風雨前的雷聲一樣翻滾而來。
這份熱騰騰的善意,在出鍋24小時后就被人澆上了一盆刺骨的冷水。
贊美聲還沒散去,質疑的口水已經匯成了河,有人把現場視頻逐幀分析,然后言之鑿鑿地斷定:這是“作秀”,是“擺拍”,是為了流量不擇手段。
更過分的是有網友直言“你看那面,跟豬食一樣,誰吃得下?”“給那么少就半碗,根本就不夠吃,一看就是為了拍視頻!”
還有人對趙大哥進行人身攻擊,說他不換衣服身上的汗水稍不注意都流到鍋里了,甚至更過分的說“天這么熱,連個口罩都不戴,臟不臟???”
這些評論,像一把把淬了毒的小刀,精準地扎向一個正在揮汗行善的人。
他們拿著道德的放大鏡,卻唯獨看不見那1500公里的風塵仆仆,看不見爐火邊通紅的臉龐,也看不見災民接到面時,臉上那最質樸的感激。
他們更愿意相信,這是一個精心策劃的“商業行為”。
在災難面前他們看不見趙大哥等人付出,反而不停的關心他通過這次災難給自己漲了多少粉,一個視頻播放量破了多少萬。
更有網友直言說:“這去一趟拍多少視頻了,真是“血賺”。
6000多份實實在在的燴面,那份發自肺腑的古道熱腸,在他們眼里,不過是生意經的序章,實在是讓人惡心。
但明眼人都直到,趙大哥做的燴面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那馬連續干了7個多小時趙大哥也是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他說只要想吃就有,自己就干。
而視頻中那些吃到燴面的災民和志愿者們也都滿臉開心,但到了一些網友口中怎么就成作秀了?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
對此有正義理性的網友站出來怒懟那些“噴子”,畢竟趙大哥的實在也不是這一次了。
如果這是一場作秀,那他已經演了二十年。
劇本,是從2003年北京非典時開始寫的,那時候,他還不是什么“哥”,只是一個熱心腸的河南小伙。
從那以后,他就成了救災隊伍里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汶川地震的廢墟旁,河北涿州的水淹區,上海疫情的隔離點,日喀則地震的高原上,都留下過他和他那口大鍋的身影。
至于“漂流哥”這個名字,更是用命換來的。
兩年前在甘肅,他為救一個落水的老人,自己也跳進急流,被沖出二百多米才僥幸脫險,后來在涿州,又是一個猛子扎進洪水,救下了一個抱著電線桿瑟瑟發抖的男人。
如果說,一個人能把“作秀”堅持二十年,不計成本不顧生死,那這種“秀”,恐怕比世上絕大多數的真實,都更值得尊敬。
趙大哥的遭遇不是孤例,很多人會想起更多人,其中就包括公益人胡雷。
明明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塌糊涂,殘疾的他靠著撿廢品買手工藝品生活,但從2008年開始他致力于公益,把自己擁有的一切都捐贈出去。
而這次榕江災難除了趙大哥的身影外,胡雷也同樣值得稱贊,他花光積蓄帶著19噸物資第一時間馳援貴州。
著名歌星韓紅曾說過:公益,有時候就是為了一聲謝謝,一個大拇指”這句話,想必趙大哥和胡雷也懂。
為什么我們這個時代,對善意的要求變得如此苛刻?
或許是因為,有些人自己做不到,便也無法相信別人能做到,他們習慣了算計,便覺得所有行為背后都必然有利益驅動。
慈善不是真空里的完美藝術品,它是泥濘里開出的一朵小花,用審視圣人的目光,去挑剔一個凡人的善良,本身就是一種最大的不善良。
好在,網上的喧囂,似乎沒能影響到榕江那口沸騰的大鍋。
質疑聲再大,趙大哥的灶火也沒有熄滅,一碗又一碗的燴面,依舊從他那雙被燙得通紅的手里,傳遞到需要溫暖的災民手中。
他好像沒時間去理會那些雜音,也沒興趣去辯解。
守護一份善意,可能比我們想象中更難,但無論如何,總有人愿意點燃自己,去照亮一小片黑暗。
那口大鍋那碗燴面,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笨拙,也最滾燙的回答!
那么對于趙大哥被質疑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來源:河南漂流哥
參考資料:
1.央視新聞:《河南大哥奔赴榕江災區,為受災群眾和志愿者制作河南燴面!網友:這碗面的配方是熱騰騰的愛!》,2025-7-2
2.抖音賬號“河南漂流個”
喜歡本期節目,請您點擊“關注”,不錯過下期分享。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