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到 2020 年,有個叫徐某的人干了件 “奇葩事”:他勾結物流公司的人,在雅思考試前把裝試卷的箱子偷偷切開,拍完照、抄完題再原樣封好送回去。接著他在全國開班,考試前一晚把試題和答案發給學員,涉案金額高達 1589 萬元
這事乍一聽像 “偷東西”,但仔細琢磨不對啊 —— 試卷拍完照又還回去了,物理上沒損失。
就像您借鄰居的豪車開了一圈又還回去,油錢算錢,但車本身沒被 “偷” 走。那這到底算啥罪?
法律圈為這事吵了好久,最后法院判了個 “意想不到” 的罪名,咱慢慢嘮。
咱都知道,盜竊罪得偷 “值錢的東西”。比如偷手機、偷錢包,因為這些東西本身有經濟價值。但雅思試卷就是幾張紙,印著題而已,物理上的價值幾乎可以忽略。
徐某拍完照又把卷子塞回箱子,跟 “借” 了一下沒啥區別,就像您借朋友的書看完還回去,總不能說 “偷書” 吧?
“盜用” 和 “盜竊” 是兩碼事
舉個生活例子:張三偷偷開鄰居的豪車出去約會,開完又停回原位。車本身沒壞,但如果油錢花了不少,可能算 “偷油”;但車本身沒被 “偷走”,不算盜竊罪。徐某對試卷的行為就像 “盜用”,沒永久搶走試卷,只是 “借用” 了內容,所以不能按盜竊罪定。
有人說:“高考試卷是國家秘密,雅思是不是?” 還真不是!高考試卷在考前屬于 “絕密”,因為是咱們國家自己組織的考試,關系到教育公平。
但雅思是英國的考試,出題的不是咱國家機構,試題內容也不涉及國家安全,自然不算 “國家秘密”。就像您鄰居家的存折密碼,跟咱國家秘密沒啥關系。
刑法里有個罪名叫 “非法出售試題答案罪”,但它只針對 “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
啥是 “法律規定的”?得是全國人大立法規定的,比如高考、公務員考試、駕照考試(《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的)。
但四六級考試、雅思考試都不在這個名單里。就像學校期末考試作弊,不算犯罪,因為這考試沒被法律 “點名”。
法院說:這是偷 “知識產權”!
法院最后定了個 “侵犯著作權罪”,這是為啥?
因為雅思試題本身是 “作品”。您想啊,每一套雅思題,從聽力的場景設計、閱讀的文章挑選,到作文題的設置,都是出題人花心思 “創作” 出來的,就像寫文章、拍電影一樣,屬于 “文字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
徐某把試題拍照、抄下來,印成培訓資料發給學員,這相當于 “復制” 了試題;再通過培訓班 “發行” 出去,賺了上千萬。這跟盜版書、盜版電影一個道理—— 人家辛辛苦苦創作的東西,你沒經過允許就復制賣錢,就是侵犯版權。
就像老師自己出的期末題,被人印成輔導書賣,老師肯定氣得跳腳,因為自己的 “知識產權” 被偷了。
有人可能想:試題是不是 “商業秘密”?但 “商業秘密” 得是能在市場上賺錢的 “秘密”,而且得被保密。雅思考試考完就公開了,不算 “秘密”;再說,徐某是拿試題開班賺錢,不是跟雅思官方 “搶生意”,所以不算不正當競爭,不能按 “侵犯商業秘密罪” 判。
這個案子判得挺 “新鮮”,但道理很簡單:只要是自己 “創作” 的東西,哪怕是試卷、試題,只要有獨創性,就受版權保護。比如老師出期末題,要是被人偷偷印成資料賣,一樣可以告他侵犯著作權。
以后咱要是遇到類似的事,別光想著 “這東西值不值錢”,還得想想 “這是不是別人的智力成果”。就像徐某,以為偷幾張紙沒事,結果栽在 “知識產權” 上,判了好幾年刑,還罰了大錢,這教訓夠深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