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的故事時刻在警醒著我們,那就是人不應該硬裝不屬于自己的東西,總有一天會被有心之人發現并且被剝奪掉的。
這位姜同學能把類似“主=6”這種明顯錯誤的公式公之于眾,這就說明他對數學實則是一竅不通。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其實也做了姜萍的翻版,他們在一些自己不懂的領域硬裝的樣子,或者打腫臉充胖子,著實讓人感到可笑。
“姜萍看了都要笑”,男生自稱職高學霸,曬出英語卷,I和is連用?
我們都知道,姜萍上的是漣水中專,從學歷方面來講確實沒什么可夸獎的。哪怕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孩子因為中考分流時面臨一個不上不下的選擇而選擇上中?;蚵毟?。
往上考的話,其實是能考上高中的,但家里條件一般,不想供他們去學費很貴的普通高中,覺得那樣也沒什么出路,于是就選擇了向下走,去職高。
雖說職高聽起來沒有普高那么好聽,可孩子學一門技術,并且要是在職高也能認真學習、保持初心,不也是挺好的嘛。
但問題在于,中專和職高能培養出多少真正的學霸呢?有些所謂的學霸跟那些高考考了600多分的人比起來,確實是啥也不是。
可是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學霸,可比判斷姜萍是否能憑借個人之力取得數學國際大賽獎容易多了。而且接下來這個事情,可能連姜萍本人看了都得發笑。
這是一個來自某個職高的男生,他發了一個極具挑釁性的視頻,說職高怎么就沒學霸了,他想挑戰一下普高生和重高生。
結果他挑戰的方式就是曬出了自己的英語卷子,大家看完之后差點沒憋住笑,因為發現了一個亮點,就是他連最基本的語法都寫錯了,居然把“i”和“is”連用。
我們正常人說英語不都是說“i am”嗎?這可以說是小學三年級就懂的知識,顯然他的基礎知識很差,所以才會混到這種地步。
要是職高這樣都能算是學霸的話,那么姜萍也是可以被原諒的。
不是否定職高生努力,而是得明白和普高生的 “賽道” 本就不同
職高和普高的培養目標從根上就不一樣。普高圍著高考指揮棒轉,練的是學科理論、應試能力,目標是往學術型人才方向走;
職高更側重技能實操,課程里多的是機床操作、電路維修、酒店管理這類能直接上手的本事。
這就像跑步,普高生在塑膠跑道練長跑,職高生在泥濘場地練障礙賽,硬要比誰跑得快,本身就不公平。
但換個賽場,比如企業招工現場,一個能熟練調試機器的職高生,未必比拿著高分的普高生差。
關鍵是別用別人的標準衡量自己,先把自己的 “技能長板” 磨到極致。筆者見過一個職高學數控的學生,別人覺得 “職高嘛,混個畢業證就行”。
他卻泡在實訓車間,對著圖紙練編程,手上磨出繭子也盯著精度到 0.01 毫米。中職三年拿了省級技能大賽金獎,被企業提前預定,薪資比同期本科畢業生還高。
這就是職高生的 “學霸” 路徑:不在數理化分數上較勁,而是在 “別人不會的我精,別人會的我更熟” 上做文章。
但光有技能還不夠,現實里的競爭往往是 “技能 + 學歷” 的組合拳。 企業評職稱、考資質,常常要求大專以上學歷。
這時候就得主動補短板,比如通過職教高考升大專、本科,甚至考職業本科。別覺得 “升學是普高生的事”。
現在職教體系越來越完善,從職高到職業本科、專業碩士的通道已經打通,關鍵是能不能沉下心,一邊練技能一邊啃文化課。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