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了一起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空襲,這次空襲俄羅斯創造了兩個第一次,一個是第一次把戰火燒到了烏克蘭高官富豪集居的西部地區,讓那些天天叫囂戰爭打到底,但是自己不上戰場眼睜睜看著老百姓被抓壯丁的烏克蘭高層,感受了一把什么叫戰火洗禮。
第二個第一次的意義更加重大一些,俄羅斯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無人機在地面空戰中擊落載人戰斗機的戰例!
俄羅斯方面在這次空襲中派遣了五百多個無人機和導彈混編而成的空中編隊,對烏克蘭多個大城市發動了襲擊,在這個過程中,烏克蘭派遣了F-16戰斗機進行攔截。然后俄軍一架成本五萬美元的天竺葵自爆式無人機直接沖到了F-16的臉上。直接將其擊毀。
這款基于伊朗“見證者-136”改進的無人機,飛行速度僅180公里/小時,之所以能命中F-16,原因諷刺行簡單,俄軍采用了“飽和攻擊戰術”。477架無人機組成一道包圍網沖向對方。即便F-16裝備了AIM-120導彈,但是一架F-16上面的導彈數量終歸是有限的,一旦導彈用光,自己被大量無人機多方向包圍,那是真的跑都跑不了。
事實上在今年五月的時候,烏克蘭剛剛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無人機在海上空戰中擊落載人戰斗機的戰例,烏克蘭的“馬古拉”海上無人機用R-73導彈擊落俄軍蘇-30戰機,該無人機造價僅25萬美元,被擊落的蘇-30價值5000萬美元,戰損比達1:200。這兩起事件共同證明,現在的無人機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在戰場上擊落載人戰斗機的能力。
這兩個第一次,暴露了傳統空軍的一系列致命短板,首先就是數量問題,偵察到無人機群的打擊不是問題,這玩意兒本來飛的就慢。但問題是人家可以用數量彌補質量不足。戰斗機再先進,上面的攻擊單元也不會超過20個。而無人機一次出動就能出動成百上千個。無人機操作手可以失誤無數次,但是戰斗機飛行員只能失誤一次。
此外數量還能用于解決空戰中的情報偵察問題。北約曾試圖用E-3預警機指揮烏克蘭的F-16攔截無人機群,結果數據鏈被俄軍派遣了大量“柳葉刀”電子戰無人機阻塞。誠然,單個電子戰無人機難以干擾預警機,但如果我把數量翻倍,翻十倍二十倍乃至三十倍呢?
第二個就是價格問題,有人戰斗機價格還非常昂貴,如果算上飛行員,那么這個價值還得繼續翻倍。相信我,培養一個飛行員花的錢,可是比造一架飛機要多得多。
而無人機呢?最多幾萬美元一個,用數百個幾萬美元一個的飛行垃圾換一個有人戰斗機+飛行員。這個買賣怎么算都是賺的。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例證明了一件事:擔任時代變了,以后的空戰再也不是“飛行員王牌對決”而是“無人機群互吐口水”。
無人機對有人戰斗機的打擊,就像是火槍對騎士的打擊一樣,空中騎士對決那一套行不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