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1986年春節剛過,河南一老婦就收拾起了行李,這次,她要出個遠門,到江西去看看,因為那里是她的故鄉。
幾天后,老人在兒子的陪同下來到了江西興國烈士陵園,在參觀的時候,老人突然找到了刻有前夫名字的墓碑,一晃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看到前夫的名字,她不禁流下了眼淚。
然而,身后的兒子卻顯得非常驚訝,因為就在老人前夫墓碑的旁邊,居然有一塊上面寫著“紅軍烈士劉法玉永垂不朽”,而劉法玉就是老人的名字。
更讓兒子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民政局的工作人員還親自證實了那墓碑的主人就是劉法玉本人,這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明明人還在健在,為什么會刻到碑上呢?
“紅軍烈士劉法玉永垂不朽。”劉法玉老人一直看著刻有自己名字的墓碑,精神上有些恍惚,她沒有兒子那般驚訝,只是不停地流著眼淚,原來,她曾經也是一位紅軍戰士。
分析解答:
這一段文字講述了一位年邁的女性——劉法玉老人,歷經艱難歲月后重返故鄉江西,并發現了自己在烈士陵園里的“烈士墓碑”。劉法玉老人回憶起自己曾是紅軍一員,曾在戰爭年代為革命事業做出貢獻,經歷了眾多苦難,卻也因時代變遷錯過了與家人的團聚機會。隨著歷史的背景展開,她與家人和戰友們的再會讓人深感敬佩。
文章通過描述劉法玉老人的歷史和她的動人故事,呈現出她從貧苦家庭出發,投身革命的堅韌與勇氣。隨著她回到家鄉,墓碑上刻著她的名字,揭示了她曾是“活烈士”的身份。這一發現震驚了她的兒子,但劉法玉老人始終平靜接受并繼續過著簡樸的生活,表達了她的內心滿足。
參考答案:
1986年春節剛過,河南的一位老婦人收拾好行李,準備啟程去江西——她的故鄉。幾天后,老人和兒子一起到達江西興國烈士陵園。在參觀墓地時,老人突然發現一塊刻有前夫名字的墓碑,頓時她回憶起了過往的歲月,感動得淚如雨下,仿佛一瞬間回到了過去。然而,更令兒子驚訝的是,在前夫的墓碑旁邊,有一塊寫著“紅軍烈士劉法玉永垂不朽”的碑文,而劉法玉正是這位老婦人的名字。兒子無法理解,為何一個還健在的人,墓碑上卻刻上了她的名字。民政局的工作人員確認了墓碑主人就是劉法玉本人,這使得兒子疑惑不已。
此時,劉法玉老人目光凝視著墓碑上的自己名字,內心波動不已。她并不像兒子那樣感到驚訝,而是默默流淚,回憶起了自己作為紅軍戰士的經歷。她1913年出生在江蘇興國一個貧困農民家庭,家境困頓,生活艱難。小時候,她被父母送到附近村子當童養媳,婚后雖然丈夫待她溫和,但她內心始終渴望改變命運。最終,她帶著對舊制度婚姻的反感,決定加入紅軍,開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在紅軍中,劉法玉為信念而奮勇工作,早早成為了一名黨員。然而,在長征途中,她和同伴們受命前往武漢采購藥品,在途中被敵軍抓捕。盡管遭受過嚴刑拷打,劉法玉始終保持著革命信念,未曾透露任何秘密。敵人最終決定將她秘密處決,但在執行的路上,劉法玉奇跡般逃脫。此后,她經歷了長期的尋找,直到抗戰爆發后才得知紅軍已經到達陜北,但她無路可尋,四處乞討,歷盡艱辛。
經過多年努力,她終于再次找到紅軍的蹤跡,重回部隊。后來的歲月里,她結婚生子,并始終未曾忘記革命初心。盡管她與家人多次錯過團聚,心中一直惦記著那個充滿理想的年代,直到1986年,帶著對家鄉和戰友的思念,劉法玉老人回到了故鄉,探訪了自己的烈士墓碑。
她深知這份被國家承認的烈士身份不尋常,但始終過著低調、簡單的生活,表示自己對這些榮譽心滿意足,并不期待特殊待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