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龜山公園索園附近,
幾株高大的樹上悄然掛滿了
一串串形似“豇豆”的奇特果實,
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觀賞。
這是什么果實?解答來了!
龜山公園,高大的樹上掛滿了形似“豇豆”的果實。 任楓琳 攝
原來,這些高大的樹是楸樹,這些修長彎曲的果實學名為“結痂果”,是楸樹的獨特標志,其外形酷似日常所見的豇豆,成為夏日園中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快看!樹上長豆角了!”在龜山公園索園旁的步道上,不少游客被楸樹枝頭垂落的綠色長莢果吸引。這些果實長度約20—40厘米,粗細如手指,微微彎曲的形態與菜市場里的豇豆幾乎“撞臉”。帶孩子游玩的李女士用手機拍下果實特寫:“第一次見到樹能結出這么像蔬菜的果子,孩子還以為是誰把豆角掛樹上了。”
只見未成熟的果實通體青綠,表面分布著細密絨毛,觸摸時有麂皮質感。據園方觀察記錄,這些果實將在9—10月完全成熟,屆時果皮會轉為深褐色并自然裂開,上演“天女散花”的播種大戲。
楸樹果實細長,形似“豇豆”。任楓琳 攝
公園工作人員介紹,龜山公園楸樹主要分布在索園兩側,每年4月會先開出淡紫色喇叭狀花,花謝后才會結果。楸樹作為紫葳科梓屬植物,楸樹的蒴果在發育過程中會形成細長革質的外殼,內部中空結構恰好與豆科植物的莢果外形相似,所以才會看起來形似“蔬菜”,這種“先花后果”的特性使其兼具觀賞與生態價值。
4月龜山公園楸樹盛開淡紫色喇叭狀花。 任楓琳 攝
公園也在此呼吁:楸樹果實含有梓醇等生物堿,千萬別采摘撿拾。目前這場自然界的“模仿秀”將持續整個夏季,為市民帶來兼具科學趣味的自然景觀。
(來源:長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