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碩
編輯 |蔣波、王東
面對光伏行業的大洗牌、大調整,有的公司在沉淪中沒落,有的公司卻穩健中不失鋒芒。一道新能,這家全球組件TOP10中最“年輕”的公司,顯然屬于后者。
華夏能源網(公眾號hxny3060)獲悉,6月19日,2025全球獨角獸企業創新發展大會在河南鄭州召開。會上,長城戰略咨詢發布了《世界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2025》,一道新能入選“2025世界獨角獸企業”。
同月,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發布2025年度全球光伏組件制造商產量排名,一道新能穩居全球前八,再一次用實力證明了穿越周期的能力,成為光伏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典范。
2018年8月成立的一道新能,至今尚不到7年。而光伏組件TPO10中,大部分企業都已經有超過20年歷史,已經在歷次寒冬考驗中披上了厚厚鎧甲。初涉寒冬的一道新能,靠什么勇立強手之林?在深不見底的光伏低谷期,一道新能又憑什么來穿越周期?
技術筑基
光伏行業發展的底層推動力,來源于技術創新。隨著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光伏企業要想活下去,技術實力是關鍵決定要素。
一道新能雖然成立時間尚短,但卻有著深厚的技術基礎,這主要得益于以劉勇、宋登元等人為核心的技術團隊。
一道新能創始人劉勇,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在多家光伏龍頭企業擔任高管,擁有近20年的行業經驗,對光伏技術很了解。一道新能CTO宋登元,師從“太陽能電池之父”馬丁·格林,曾領導團隊研發出中國首個產業化的大面積N型PERT電池——“熊貓電池”。
正是在經驗豐富、實力雄厚的技術領頭人帶動下,一道新能的技術研發展現出了強大的爆發力。
表現最突出的是TOPCon研發,一道新能的技術迭代速度驚人。在不到7年時間里,一道新能已將TOPCon從1.0迭代到5.0。目前,通過五大核心技術,TOPCon5.0電池量產效率已經超過27%,開路電壓高達746mV,組件效率達23.8%。
此外,一道新能一直保持著對最前沿光伏技術的研發,積蓄著超越未來的力量。
一道新能制定了“一主三翼”的技術戰略,以TOPCon技術為核心,支撐DBC、TSiP鈣鈦礦/硅疊層、SFOS硅基多光子倍增電池等技術的多維發展。其中,DBC技術已從1.0發展到3.0plus時代,效率突破27.2%。搭載一道新能TOPCon 5.0技術底電池,與鈣鈦礦技術等相結合形成的鈣鈦礦/TOPCon兩端疊層電池(TSiP)效率達到33.5%。
“一主三翼”的技術布局背后,是一道新能對光伏技術趨勢的深刻判斷。宋登元對華夏能源網表示:未來會呈現多種技術路線并行的格局,各種技術利用自身的優勢來占據不同的細分市場,而非單一技術完全替代其他技術。
在未來多技術并行中,只有具備多條線研發實力的企業,才能全面發力、長久立足,才不會在技術迭代中被甩出去。
正是在超強的技術研發實力下,一道新能用628項專利(截至2025年4月)建起了厚實的“專利墻”,更用一項項滿是含金量的榮譽,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信部智能光伏試點示范企業、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國家5G智能工廠、浙江省“未來工廠”、浙江省民營經濟總部領軍企業,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民營制造業500強等,掛滿了見證實力的“榮譽墻”。
擴張有道
2024年,一道新能已建成的高效N型電池和組件產能,均達到了30GW,產能規模躋身一線企業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從2020年到2023年,光伏行業處在上行周期,乘行業東風快速擴充產能的光伏企業很多。但從2023年之后,產能過剩嚴重,這些企業大部分面臨“產能擴張后遺癥”,很多都停工停產,在痛苦中消化過剩產能。
但一道新能卻不一樣。一道新能的產能擴張并不是簡單的規模“復制”,而是有自己的擴張之“道”。
首先是瞄準了更為先進的N型產能。一道新能成立之初,PERC技術正發展到“壯年期”,然而一道新能卻堅定地選擇擴產N型技術,建成了我國首條年產1.2GW高效TOPCon電池生產線。
其次,產能布局更趨合理。一道新能總部位于衢州,在國內建有10余個大型光伏生產基地。相比于同行,一道新能的制造基地更分散化、多元化。此前,一道新能內部人士曾告訴華夏能源網,一道新能的光伏供應鏈產能布局,可以達到節省物流成本、便于組件市場服務等效果。
此外,一道新能用全球化布局,滿足全球客戶的需求。日前,一道新能位于法國杜布省曼德烏爾市的一座3GW組件工廠已經開始建設,這是一道新能在歐洲的首座光伏組件工廠。該項目擬投資約8.96億元,占地51000平方米,工廠內將配備三條光伏組件生產線。
歐洲是光伏產品高溢價市場,尤其是在美國市場受阻的當下,歐洲市場更顯重要。而一道新能適時“落子”歐洲,本地化的產能必然對其市場開拓大有裨益。
當然,最重要的是,產能要滿足客戶需求,產品要受到市場歡迎。一道新能的做法是,以最徹底的“本地化”理念來做市場開拓。
例如,在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當地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對光伏產品的性能和穩定性提出了特殊要求,一道新能據此開發出適配高溫高濕環境條件的定制化產品。
在歐洲市場,消費者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高度關注,一道新能通過獲取“低碳足跡”認證,精心構建綠色供應鏈體系,有效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國資賦能
一道新能的快速崛起和穩健成長,除了自身的技術、產能、市場實力外,實力國資的強力支持也密不可分。
在一道新能過去的數輪融資中,國有資本用真金白銀投下“信任票”,包括江峽鑫泰、招商局創投、北京國管、衢州金融控股、金融街資本等一眾國有投資機構都是重要投資方。
其中,由三峽集團掌控的北京睿匯海納科技產業基金(有限合伙),曾于2019年11月和2020年12月兩次對一道新能進行投資,股份占比一度超過創始人劉勇,成為其最大股東。
有了三峽集團等股東的青睞,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市場開拓、品牌美譽度,一道新能都如虎添翼。
另一方面,央國企在一道新能的客戶名錄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根據一道新能此前公布的信息,2021-2023年,三峽集團均是公司的最大客戶,三峽集團在2023年為一道新能貢獻了高達30.69%的銷售額。
自成立以來,一道新能一直是三峽集團、中國電建、國家電投、華能集團、中核集團、大唐集團等央企組件集采招標的熱門“選手”。例如,在今年上半年大唐集團公布的2025-2026年度光伏組件框架采購中標結果,一道新能入圍N型TOPCon組件標段,規模達到了19.5GW。
今年上半年,一道新能又成功入圍中國石油集采TOPCon標段,根據招標公告,此次集采規模達9.6GW,共設6個標包,其中TOPCon組件需求占比高達98%,涵蓋新疆、中部、東北、華北及南部等重點區域。
中國石油近幾年加快構建化石能源與清潔能源的融合發展,正在全國范圍內布局光伏大基地、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發電等新能源業務。一道新能的客戶名錄收獲了這家巨無霸央企,是公司產品實力和技術實力的又一次驗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SNEC期間,一道新能還與華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核匯能浙江公司、大唐云南發電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貴州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央企旗下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更多深入合作在持續進行中。
一道新能與國資的合作,兼具了股東、客戶、戰略合作伙伴等多重價值。過去,正是有了國資的賦能,一道新能的技術創新、產能和市場擴展等得到了良好助力,發展順利。而未來,在國資的支持下,一道新能將更具穿越周期、韌性增長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