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并不是那種出類拔萃的人才,你又為什么要硬逼他去擠那獨木橋呢?這有什么意義?
就像我進了清華,入學第一天我就清楚自己搞不了科研,因為周圍全是比我厲害的天才。我的智商在普通人里或許還算可以,但在那所學校里跟他們去競爭,最后我只能淪為炮灰。對于國家、對于清華而言,這或許無所謂。但對于我個人、對于我的家庭來說,那可就大有所謂,那可是我的全部啊!
這種時候就得看家長的抉擇了。一般來說,家長分三種。
一種是認清狀況后,依然堅持選擇,因為他們想明白了,只有熱門大學的頂尖專業,比如清華的 AI 專業,肯定不愁找工作,將來肯定沒問題,接著選??梢?,這部分家長沒問題,但前提是你孩子得有那腦子??!
第二種家長,那我隨大流吧!反正到時候國家會調控的,大家都沒出路,那我也隨大流,別人選啥我也選啥,別人干啥我也干啥,這是中國家長的主流,也是正在看手機的你的常見心態。
第三類才會思考,我的孩子真的要這樣選擇嗎?有人會說,你看前兩種選擇不是挺熱門的嗎?會問你,你的孩子小學幾年級了?還不好好努力,將來可就落后了。哎,他爸卻說,我的孩子三輩子的錢都花不完,我就希望孩子能快快樂樂一輩子。
所以朋友們,雞娃不如雞自己。你作為 80 后也好,90 后也罷,90 后可能慘點,00 后更慘。那你要是不行,干脆別生孩子也行。
像咱們 80 后,趕上了時代的饋贈,房貸不太貴,中國入世,互聯網風潮,還有股市的幾次起伏包括幣圈,你都趕上了,可你都沒成功,混成今天這模樣。然后你還讓孩子繼續往上沖,時代紅利沒了,這饋贈您都沒接住。咱們總說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想過沒有?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線啊,你自己都混成這樣了,還讓孩子往上走,你不覺得羞愧嗎?
這種情況下,是不是該想想自己努努力,讓孩子能過得輕松點?或者自己不行,孩子也不行,那能不能別逼孩子了。我去學一門手藝,比如烹飪,比如電工,我就隨便舉個例子,這都是一些藍領的技能。
有人說,你前面不是說了藍領工資不高嗎?但會一直這樣嗎?
隨著老人越來越多,勞動力越來越稀缺,你覺得還會一直這樣嗎?就算是 AI ,美國的 AI 比咱們發達多了吧?可美國的藍領、西方的藍領呢?而且我再跟你說,咱非得在國內嗎?我不是一直說咱們要根據國家的思路,資本要出國,科技要出國,企業要出國,個人也要出海嗎?
所以,如果你不是那種能激勵自己的家長,能不能想一想,咱們逼孩子有沒有必要?如果你的孩子不是那種天賦異稟的,上初中高中時數理化都稀里糊涂,高中數學連 50 分、60 分都考不了。你覺得這孩子就算費勁巴拉混個文科,讀個不好找工作的二本,有意義嗎?還不如早點給他攢點錢,讓他學門技術,以后到國外去掙錢呢!你說是不是?
所以朋友,這話難聽,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但你得明白,這是個遵循規律的世界,是個靠數理統計說話的世界,是個數據冷冰冰的世界。咱們清華的孩子,下一代還能上清華的概率都不到 3%。我對自己孩子已經想明白了,我就努力逼自己。將來孩子能過啥樣的日子,就看我這個當爹的能把自己逼成啥樣。
如果他是天才,我給他磕一個。如果他不是,那太正常了,我也就明白了,不讓他去擠那獨木橋。明白嗎?
我跟我弟也說了,咱那孩子不行,小學數學都學不明白,逼他有啥用?咱就給孩子好好的,從小有個好身體,學門好技術,將來想辦法給他送到美國、送到歐洲,咱們好好讀個社區大學,然后出來打工也不錯,對不對?
誰都不愿意承認孩子不行,但事實是,咱們大多數孩子就是不行,你能不能別只盯著孩子?別隨大流,人家上層的思路都變了,還在隨大流,那最后被淘汰的不就是你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