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定日縣曲洛鄉(xiāng)熱木青村一處建設中的新房。很快,1·7定日地震受災民眾將會從不遠處的山上搬進新家。
2025年1月7日9時5分,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fā)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彼時,低氧、高寒、大風天氣,這場在珠峰腳下頗具難度的救援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時隔數(shù)月,中新社記者再次來到定日縣。如今,這片高山下的家園,青稞漸長,生機勃發(fā)。
7月2日,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赴西藏日喀則定日縣開展第二批“博愛賑濟券”(數(shù)字化的愛心代金券)發(fā)放。通過向受災民眾提供電子化的消費券的方式,個性化地滿足其在恢復重建階段的日常生活、家園重建、恢復生計等需求。
▲小白展示他領取到的“博愛賑濟券”。他說他要將這張照片制作進他拍攝的視頻里,告訴更多的人如何領取和使用這種數(shù)字化的愛心代金券。
▲小白(左)在線下門店挑選冰箱等大家電。
▲達瓦頓珠(右)與同事一起搬運他購買的冰柜。達瓦頓珠也是曲洛鄉(xiāng)的受災民眾,目前,他在定日縣縣城的京東家電上班。如今,他使用“博愛賑濟券”在自己上班的地方購買到了心儀的冰柜。他說冰柜相比冰箱可以儲存更多的牛肉。運送完冰柜后,他要跟同事繼續(xù)去往下一位受益人家中送貨。
定日縣被稱為珠穆朗瑪峰的故鄉(xiāng),海拔高度平均在5000米左右,是距離珠峰最近的縣城。在定日縣區(qū)域內(nèi),海拔超過8000米的高山就有四座,這里也是前往珠峰的必經(jīng)之路。
▲運送冰箱的貨車抵達定日縣曲洛鄉(xiāng)熱木青村,為小白送貨。
▲村民幫助小白把冰箱搬到臨時安置點。
▲小朋友在定日縣曲洛鄉(xiāng)熱木青村一處臨時安置點內(nèi)玩耍。
▲小朋友在定日縣曲洛鄉(xiāng)熱木青村一處臨時安置點內(nèi)玩耍。
▲在定日縣曲洛鄉(xiāng)熱木青村的一處臨時安置點,小白(右三)向受災民眾講解“博愛賑濟券”的領取和使用方式。
▲在定日縣曲洛鄉(xiāng)熱木青村的一處臨時安置點,民眾在戶外梳洗、交流。
▲在定日縣曲洛鄉(xiāng)熱木青村,小白家的房屋在地震中受損。
▲在定日縣曲洛鄉(xiāng)熱木青村的一處臨時安置點,村民利用原有的房屋改造成羊圈。
▲在地震中受災的定日縣曲洛鄉(xiāng)熱木青村。重建工作完成后,這里的村民將會搬到不遠處的山下新房里居住。
▲工人在定日縣曲洛鄉(xiāng)熱木青村一處工地上加緊建設新房。
▲村民在定日縣曲洛鄉(xiāng)熱木青村一處臨時安置點內(nèi),身后就是正在建設的新房。
| 記者手記 |
每一個來到西藏的人,都想到定日縣一睹珠穆朗瑪峰的真容。
7月2日,我跟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走進西藏日喀則定日縣開展第二批“博愛賑濟券”(數(shù)字化的愛心代金券)發(fā)放工作。一路上沿著318國道,車輛在連綿群山中穿行,翻過一座山,翻過又一座山,時晴時雨。
達瓦頓珠,并不善言談,但是對于我的提問,每一句都有回應。小白,19歲,稚嫩的肩膀已扛起家庭的重擔。領到券后,他們一個人購買了冰柜,一個人選擇了冰箱,這都是為搬進新家做好的準備。
返程途中,我頻頻回望,一棟棟新房拔地而起。
▲7月2日,在從西藏日喀則市區(qū)前往定日縣的318國道旁,一道彩虹掛在天上。
本文轉自“中新圖片”微信公眾號
記者:趙文宇
攝影:趙文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