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筆記俠(Notesman)。 分享嘉賓: 久美師,合光公益基金創會主席 責編 | 賈寧 排版 | 鵝妹子 第 9038 篇深度好文:6428 字 | 18 分鐘 閱讀
思維方式
筆記君說:
2025年6月初,洛杉磯貝弗利山藝術中心的空氣里,交織著科技資本的敏銳與一絲不尋常的靜謐。
合光公益基金創會主席久美師身披素色袈裟,正與一眾西裝革履的科技大佬討論“如何借公益、慈善、藝術與禪修之力,為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注入靈魂”。
不為人知的是:這位氣定神閑、言語間流淌著古老東方智慧的法師,曾是中國時尚界的拓荒女王。
然而,就在商業成就如日中天之際,她選擇了最令人費解的轉身:褪下華服,披上袈裟,從引領潮流到探尋心性。
在硅谷這個全球科技心臟地帶,那些改變世界的CEO、手握重金的投資人、日夜鏖戰的創業者們,正紛紛排隊等待她的禪修課程。
從蘋果創始人喬布斯的禪修傳統,到扎克伯格團隊對正念的推崇,“盤腿打坐”為何成了這群理性至上的科技精英們心照不宣的“秘密武器”?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禪修的偉大力量,看來這場“心力革命”是怎樣發生的。
一、巔峰轉身,
只為叩問生命本質
商業世界的聚光燈有多耀眼,主動離場的勇氣就需要多強大。
如今在硅谷紅木林間指引科技精英內觀之路的久美師,她的人生上半場,是一部標準的“成功學”教科書,閃耀著令無數人艷羨的世俗光芒。
那時的她,名叫張曉梅。這個名字,在中國時尚美容產業蓬勃發展的黃金年代,是一個符號,一種力量,一個無法繞開的坐標。
她不是潮流的追隨者,而是規則的制定者。
創辦《中國美容時尚報》,這不僅僅是一份報紙,更是整個產業的風向標與價值尺度。
她筆下流淌的不僅是美容技巧,更是在中國經濟起飛、女性意識覺醒的關鍵時期,對“美”與“自我價值”的深度思考和重塑。
當行業野蠻生長、亂象叢生之際,她主編出版的國家級美容教材,成為規范市場的“行業標準”。
這標志著“美麗經濟”從草莽走向規范,從作坊式操作走向系統化教育。從業者手捧她的教材,叩開了專業的大門。
她一手打造的“中國國際美容時尚周”,絕不是一場簡單的展會,鏈接制造商、渠道商、美容院、媒體和終端消費者。
每年的展會上,行業精英云集,那些訂單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幾百萬人的就業。
《魅力女性的修煉》、《新女性主義》等十多本暢銷書,是她對時代女性精神需求的敏銳捕捉與深度回應。
她不僅告訴女性如何“變美”,更試圖解答如何在急速變革的社會中找到自我定位,活出生命力量。
聯合國世界青年企業家杰出成就獎的獎杯,“中國十大經濟女性年度人物”的光環……這些榮譽,是社會對她商業成就與影響力的官方認證。她站在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然而,就在商業成就達到頂點時,張曉梅這位眾人眼中的“女王”,卻做了一個讓整個圈子瞠目結舌的決定:停下來,轉向,駛入一條幾乎無人理解的小徑——修行。
這絕不是一時興起的“逃離”,而是一場蓄謀已久的、對生命本質的“終極叩問”。
站在鎂光燈聚焦的商場,她看到的不僅是繁華,更有喧囂背后的巨大空洞與焦灼。
商業的成功帶來了物質豐盈與社會地位,卻未能填滿內心深處對“意義”的饑渴。
她敏銳地察覺到,自己親手推動的“美麗經濟”,在滿足人們外在需求的同時,是否忽略了更為根本的內在安定與生命喜悅?當人們執著于改變容顏時,是否遺忘了關照那顆躁動不安的心?
2008年, 全球金融危機席卷而來,外部世界的震蕩仿佛是她內心抉擇的外在映照。
這一年,她正式創立 InLight國際禪修中心。這個舉動,插上了一面截然不同的旗幟——心靈探索。
人生的下半場,她要追尋截然不同的答案。
褪下華服,披上素衣。她的足跡不再局限于時尚之都的T臺和商業論壇,而是踏遍全球能量圣地,開啟了一場漫長而艱辛的尋道之旅:
在印度恒河邊,感受生死的壯闊與輪回的古老智慧;
于尼泊爾的雪山腳下,體會靜默的穿透力;
在不丹這個以“國民幸福總值”衡量發展的國度,親證物質之外的生命維度;
深入墨西哥瑪雅的神秘遺跡,連接古老文明的靈性傳承;
在日本的千年禪堂,學習極致的專注與精微的覺知;
于泰國的森林寺院,實踐樸素的頭陀行;
遠赴秘魯的安第斯山脈,汲取印加文明與大地聯結的能量;
在緬甸的內觀中心,錘煉最基礎的觀呼吸法門……
真正的質變,發生在2016年的美國卡梅林靜修中心(Carmel Retreat Center)。
這里,沒有圣地的光環,只有日復一日的、近乎嚴苛的深度傳統靜修(Deep Traditional Retreat)。
在這里,她經歷了四年,1460個日夜封閉式的、高強度的心靈訓練。
在這里,沒有“張主席”、“張總編”,只有一個代號,一個遵循嚴格作息、嚴守禁語、精進實修的普通學員。
在極致的靜默與觀照中,潛意識深處的念頭、情緒、創傷、執著,如同沉渣泛起,無處遁形。這不是舒適的SPA。她需要以無比的勇氣和毅力去面對、去剖析、去轉化。
卡梅林的訓練體系,根植于深厚的西方心理學(尤其是榮格學派)與基督教神秘主義傳統,同時又融合了東方禪修的精華。
這四年,她系統性地學習、實踐、體證,將東方的“禪”與西方的“心理分析”、“靈性指導”進行了深度的、血肉相連的融合。她不是在拼湊理論,而是在打通經脈。
當被問及這場驚世駭俗的人生大轉向時,久美師曾在一場硅谷閉門分享中,用一句話道破天機,也完美注解了她雙重人生的內在統一性:
“商業的本質,是服務眾生,滿足需求,創造價值。而禪修的本質,是讓我們在服務與創造的過程中,不被欲望吞噬,不被壓力壓垮,不被表象迷惑。”
在這次分享中,久美師還提到了她的一次瀕死經歷。
當時她在暴雪之后意外摔傷,摔斷了手臂,心臟因為劇烈的震動沖擊而驟然波動和間停,她強烈地感受到死亡的來臨。
然而面對暴雪封山,無人救援,她側躺在地面上,平靜的接受死亡的來臨,相比之前瀕死慌亂無助的感覺,她知道,生命在內在發生了轉化。
因此,她以這樣的生命故事,告訴大家一個事實:
焦慮和情緒并非來自外在,而是源自內在,如果面對死亡,依然可以保持平靜和坦然的心,那還有什么情緒焦慮不能面對的呢?
她從定義外在的“時尚之美”,到探索內在的“生命實相”;
從推動“美麗經濟”的產業女王,到引領“心智經濟”的硅谷導師;
從張曉梅到久美師的蛻變之路,這是一條向生命深處勇敢進發的旅程。
久美師的轉身,本身就是一個關于勇氣、探索與生命整合的深刻故事,也為硅谷精英們提供了一種在心靈上的回歸平靜之路。
二、平靜是生命最好的狀態
在久美師從商業巔峰走向心靈修行的旅程中,她追尋的答案凝練如古訓:“生命最好的狀態是平靜。”
但這份平靜的真諦,直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生死考驗,才展現出它超越哲思的、近乎本能的生存力量。
1.覺知,在意外發生時照亮生路
“前兩天,在山頂公路的下坡彎道,我們的車迎面撞上了一棵樹。”久美師在最近的禪修課中,平靜地展示著事故照片。
畫面觸目驚心:
一棵看似“不太粗”的樹,近看卻異常粗壯堅實,猛烈的撞擊將大片樹皮完全剝落;
車身右側(撞擊側)幾乎完全塌陷解體,巨大的沖擊力使車輛瞬間旋轉90度橫甩在路中。
久美師當時就坐在這輛車的副駕駛位,這是撞擊的核心受力區。
“如果我說,坐在這個位置的我在事故后安然無恙,你們可能難以置信。”
她目光掃過學員們震驚的臉,“骨折?內出血?窒息?這些在高速側撞中幾乎難以避免的傷害,都沒有發生。”
奇跡的密碼,藏在撞擊前那電光火石的1.5秒。
“車子失控沖向樹的瞬間,我的覺知異常清晰。沒有尖叫,沒有空白,沒有混亂的念頭爆炸… 我清晰地知道:要撞上了。” 久美師緩緩道來。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久美法師做了一個決定性的動作:“我把所有狂奔的思緒瞬間切斷,將全部注意力強力拉回——只聚焦于當下,聚焦于身體的感受,聚焦于呼吸的流動。”
這不是玄學,而是在生死夾縫中驗證的“平靜”之力:這是一種將全部身心資源高度整合于應對危機的終極生存狀態。
她以此向學員發問:“當鋼鐵扭曲、未知的死亡逼近,你能否讓頭腦的颶風止息,將覺知錨定在當下?這才是真正的平靜,而非表面的波瀾不驚。”
2.平靜是“生命操作系統”的默認設置
這場車禍,像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剖開了我們面對危機時的內在戰場——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生死博弈。
在我們人體這個系統里,交感神經系統負責控制增加心率和血壓以及減緩消化等功能。
這一切都旨在最大化血液流向肌肉和大腦,幫助你逃離威脅或與之對抗,這也是它被稱為“戰斗或逃跑反應”的原因。
但是,它也有個“副作用”,會讓思維陷入“災難化聯想”循環。
比如“車毀了怎么辦?”“我殘廢了孩子誰養?”“公司明天就崩盤!”
這正是久美師描述的“撕紙也無法平息的內在爆炸”。
如同她觀察到的學員狀態:
“失戀時反復咀嚼痛苦,重病中恐懼未來,破產時被羞恥淹沒……痛苦本身不致命,但被交感神經劫持的思維風暴,會徹底瓦解人的應對能力。”
這時候就輪到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登場了,它是一個長期被我們忽視的“系統穩壓器”。
它的核心功能是平衡、修復、保存能量。但在長期高壓的現代生活中,它常被嚴重抑制。
久美師在車禍瞬間的“切斷雜念,聚焦當下”,本質上是一次對神經系統精準的“手動干預”:
她通過極度專注的覺知(觀呼吸/身體感受),直接刺激迷走神經(副交感主通路);
這就抑制了杏仁核(恐懼中樞)向交感神經發送的過載信號;
為前額葉(理性決策中心)爭取到寶貴的“反應窗口”,避免身體被恐慌鎖死。
所以你看,神經系統平衡了,我們在災難中的生存概率才能最大。
久美師的車禍無傷,并不是運氣好,而是在極端壓力下保持副交感神經主導狀態帶來的生理優勢:肌肉不僵直(減少撞擊傷),呼吸保持(避免窒息),意識清醒(及時自救)。
這印證了她的話:“痛苦不是敵人,失去對內在狀態的主權才是。”
三、焦慮的時代洪流之下,
平靜才是我們的護城河
在這個快節奏和高壓的時代,我們就像被卷入一場無聲的洪流,信息洪流裹挾著焦慮與期待,無聲無息壓向每一個人。
時間被切割成無數碎片,匆忙奔波,卻似乎總也無法抵達那內心渴盼的彼岸。安靜與從容,成為稀缺的奢侈品。
然而,在高壓的漩渦中心——硅谷,一個看似矛盾的現象正在悄然蔓延:
那些科技精英們,那些引領世界變革的“造夢者”們,竟紛紛在會議室、辦公室甚至家中角落,放上了一張小小的坐墊。
他們并非在偷懶,而是在進行一場靜默的“坐墊革命”。
禪修與冥想,正成為他們對抗時代喧囂的武器。
這可不是一時興起的小眾愛好,而是經過科學驗證與商業實踐淬煉的認知升級工具。
當年輕的喬布斯在印度修行時,很多人覺得他是個怪人;但后來谷歌在2007年鄭重其事將“正念冥想”課程引入公司內部,命名為“探索內在自我”,并最終成為一項員工普遍福利時,事情的性質已悄然改變。
谷歌員工們為何集體“打坐”?并非為了追求玄奧境界,而是為了提升專注力、增強情緒韌性、激發創造力,這些正是硅谷賴以生存的命脈。
結果也是令人信服的:
接受正念訓練的谷歌員工報告稱專注力顯著提升,壓力感明顯下降,甚至團隊合作氛圍也更為融洽。
谷歌內部數據表明,正念項目參與者醫療支出平均減少了約35%,員工滿意度顯著提升。
一張小小的坐墊,竟能撬動如此巨大的效能提升,其背后邏輯何在?
其實在神經科學層面,冥想就像給大腦做了一場深度“系統優化”。
持續練習能增強前額葉皮層(理性決策中心)的功能,同時弱化杏仁核(情緒警報器)的過度反應。
這意味著在高壓決策面前,精英們能更冷靜地“踩剎車”,避免情緒劫持下的沖動失誤。
領英前CEO杰夫·韋納深諳此道。他倡導“富有同情心的管理”,其核心支柱之一就是正念。
他本人堅持每日冥想,并要求高管團隊預留“空白思考時間”。這可不是形式主義。
當公司面臨重大戰略抉擇時,正念帶來的清晰頭腦,幫助團隊過濾噪音,精準識別核心問題,從而做出更明智、更少受短期情緒干擾的決策。
韋納認為,正是這種“留白”的智慧,讓領英在激烈競爭中保持定力,實現持續增長。
我們要注意:平靜,絕不是兩手一攤毫無作為;它恰恰是高效行動前必要的“戰略緩沖”。
在信息過載、變化加速的時代,反應速度固然重要,但反應的質量,是否精準、是否明智、是否可持續,才更加生死攸關。
Twitter(推特,現在已經改名叫X)的聯合創始人杰克·多西,這位同時執掌Twitter和Square(現在的Block)的“雙料CEO”,日程表緊張到常人難以想象。
但他每年必做一件事:
遠赴緬甸,參加嚴格的禪修閉關。
他形容這如同“重置大腦操作系統”,剝離日常干擾,回歸本質思考。
正是這種深度平靜帶來的清晰度,幫助他在復雜的商業與技術迷宮中,保持方向感與創新活力。
而“量化投資之王”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更是把冥想和禪修上升為公司制度層面。
他把冥想當做提升團隊“極度求真”和“極度透明”文化的重要實踐。
在2008年金融危機最動蕩的日子里,當市場恐慌蔓延,達利歐和他的團隊通過冥想練習穩住心神,冷靜分析海量數據,最終不僅安然度過危機,更抓住了難得的機遇。
達利歐坦言,冥想幫助他克服了本能的恐懼與貪婪,在市場的驚濤駭浪中保持了難得的理性視角。平靜,成了他們在風暴中心穩健航行的壓艙石。
平靜,是喧囂世界里的稀缺資源,更是生命可以抵達的最美好狀態。
它并非要求我們逃離壓力,而是教會我們在風暴眼中找到那個安靜的點,穩住核心,清醒觀察,智慧回應。
我們或許不一定擁有專屬禪修空間,平靜的入口其實無處不在,比如:
清晨五分鐘的專注呼吸,是開啟一天的高效儀式;
會議前片刻的靜心獨處,能過濾紛擾提升溝通質量;
被突發事件沖擊時,一個簡短的“暫停鍵”,足以避免情緒化決策的陷阱。
喬布斯曾說過:“專注和簡單一直是我的秘訣之一。”
真正的平靜,不是屏蔽外界的雜音,而是讓內在的聲音清晰可辨。
在這個黑天鵝滿天飛,灰犀牛滿街走的烏卡時代,平靜正從一種生活美學,躍升為一種核心競爭力,一種關乎生存與繁榮的“元能力”。
結語:禪修在硅谷,
東西方智慧的融合
硅谷圣塔克魯茲紅木林深處,一邊是全球科技創新的引擎硅谷,代表著極致的理性、效率與未來感;一邊是千年紅木林代表的古老、靜謐與生生不息的自然智慧。
久美師的禪修中心,正坐落在這兩極的交匯點上,成為一座連接東西方智慧的實體橋梁。
每周,都有來自科技公司的CEO、工程師、投資人,在這里卸下“改變世界”的重擔與身份標簽。
在頌缽悠長的泛音震動中,在止語的靜默里,他們嘗試著一種截然不同的“系統重啟”方式:不是優化代碼,而是校準內心的頻率;不是追逐風口,而是回歸存在的本然。
“我們的心態開闊于世界,哪怕坐在草原上,心也可連接整個世界。” 久美師曾在她于塔公草原建立的公益圖書館里留下這樣的哲思。
真正的創新與突破,往往不在無盡的外求與擴張中,而在深度內觀帶來的清明與聯結里。
當商業的邏輯開始擁抱心靈的維度,一個更人性化、更具韌性、也更具創造力的未來,正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
對了,2025年7月13日-20日,由筆記俠發起的GBE(全球商業探索之旅)美國站“創新英雄之旅”,將圍繞“AI和出海”這兩大課題,以“科技創新英雄”和“出海創新英雄”為主題,給中國企業的AI和全球化經營帶來借鑒思考。
本次8天7晚的游學,筆記俠創始人&第五代企業家組織發起人柯洲帶隊。
這次游學期間,為提高大家的心力,我們特別安排了走訪由久美師(她從11歲起,就開始了九年系統的心靈實修學習;完成了雪域傳統三年三個月閉關;2017年至今,久美師每年在喜馬拉雅山閉關7個月,另有5個月在加德滿都進行教學,通過網絡或實體為來自美國、俄羅斯的諸多心靈追求者,傳授古老的智慧與心靈實修之道)帶領的硅谷紅木林國家公園禪修環節。
同時我們還將走訪參觀喬布斯故居,在蘋果誕生之地,尋找創新心力的源頭。
鏈接全球先進思想,拓展中國商業邊界。
現在,筆記俠也想邀請你,與我們同行。
如果,你對探索全球商業真相和本質的一線游學感興趣,歡迎你加入我們,在全球商業背景下審視和探討中國商業發展。
具體咨詢報名可掃下方海報二維碼,添加主理人詳細溝通。
(本次游學出發在即,為節省您的寶貴時間,建議有美國簽證或至少去過一次歐洲、北美等發達國家再作垂詢。報名時間截至7月4日)
參考資料:《合光走進世界名校斯坦福,引發硅谷人心靈覺醒風暴》,合光國際禪修中心
好文推薦閱讀:
分享、點贊、在看,3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