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汽車產業正經歷由電動化、智能化驅動的結構性變革,市場競爭加劇。在此背景下,7月1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銷量數據引人關注:集團累計銷量達1409180輛,同比增長47%,連續十個月銷量突破20萬輛。基于此,吉利汽車已將全年銷量目標上調至300萬輛,目前目標達成率為47%。
今年上半年,吉利的表現呈現出典型的“油電并進”與“多品牌協同”特征。其新能源板塊(含吉利、領克、極氪)銷量達到72.5萬輛,同比激增126%,新能源滲透率穩定在52%。其中,吉利銀河品牌作為承接主流新能源市場的主力,上半年銷量達54.8萬輛,同比增長232%,成為集團內部最重要的增長引擎。而定位豪華純電的極氪品牌,則在44個月內實現了50萬臺的交付量,在高端市場站穩了腳跟。
然而,與純粹的新能源車企不同,吉利龐大的燃油車基本盤既是其穩定的利潤來源,也是其轉型的“壓艙石”。上半年,其燃油車領域銷量達到68.4萬輛,其中“中國星”高端系列累計銷量突破61.5萬輛,實現了7%的逆勢增長。這表明,在廣大的非一線城市和對新能源尚持觀望態度的消費群體中,具備技術和品質優勢的燃油車依然擁有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如何平衡燃油車的盈利能力與新能源車的長期投入,是吉利乃至所有傳統車企面臨的共同課題。
吉利的解題思路,體現在其發布的《臺州宣言》以及“智能吉利2025”戰略上,核心是整合與智能化。通過對旗下吉利、吉利銀河、領克、極氪四大品牌的定位進行梳理與區隔,吉利試圖覆蓋從大眾到豪華,從燃油到純電、插混、增程等全品類市場,形成集團軍作戰的合力。這種多品牌、多技術路線并行的策略,顯示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適應性。通過在供應鏈、制造、渠道等方面的協同,規模化效應得以發揮,有效對沖了單一品牌或單一技術路線可能面臨的市場波動風險。
在至關重要的智能化領域,吉利宣稱已成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智能化布局”的車企。從自研的神盾電池安全系統、雷神AI電混技術,到統一的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輔助駕駛系統,再到與億咖通深度綁定的智能座艙解決方案,吉利正試圖將技術自研掌控在自己手中。
放眼全球,吉利上半年海外出口銷量超過18萬輛,同比增長顯著。旗下各品牌依據自身定位,采取了差異化的出海策略:吉利品牌主攻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領克品牌持續深耕歐洲市場,極氪品牌則以港澳為起點,開啟了能源網絡的全球化布局。這種立體化的全球市場開拓,為吉利分散了單一市場風險,也為其構建全球化汽車集團的目標提供了戰略縱深。
封面新聞記者 劉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