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3 日,在 2025 中國企業出海高峰論壇《凰家會客廳》上,格力電器市場總監朱磊在談及格力鈦新能源車時,語氣篤定地表示:“我們格力鈦的車是絕對不起火、不爆炸的,唯一一款,全中國唯一的一個。”
他進一步介紹,格力新能源車所使用的格力鈦電池,以及電機、電容、電控、指控系統等核心部件均由格力自主研發生產,甚至連車體設計也出自格力之手。
其實,類似強調格力新能源車安全性的言論并非首次從格力高層口中傳出。
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就曾多次公開強調這一點,她曾信誓旦旦地稱:“格力電車跑了十幾年,從沒有火災事故。” 在今年 4 月 22 日格力電器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董明珠在提及電動汽車的安全性問題時,更是拿其他品牌作對比,直言:“小米汽車事故你們看到了吧?但格力在北京‘大 1 路’跑了十幾年,從沒有火災事故,這就是實力,這就是技術。” 董明珠還闡述了格力鈦的技術路線選擇,認為經過多年實踐證明,該技術路線是正確的,其新能源車從未發生火災事故。她強調,安全是格力產品的第一要素。
格力對于自家新能源車安全性如此自信,與其所采用的格力鈦電池技術密切相關。據介紹,格力鈦電池具備諸多特性,如抗火、耐低溫、可實現 6 分鐘極速快充等,能在 60℃高溫下穩定運行,在極寒環境中也可正常使用,且電池壽命長達 30 年,可循環充放電 3 萬次。自 2021 年 “銀隆” 更名為 “格力鈦” 并完成資本重組后,格力的新能源業務全面加速。目前,從城市公交、仿古鐺鐺車到雙層巴士和氫燃料客車,格力的 “綠色動力” 已進入全國 240 多個城市。朱磊也幽默地稱:“格力的車,可能就停在你家樓下,只是沒被認出來。”
然而,格力高管的這般言論,卻與部分現實情況存在出入。網友們迅速曬出相關事故證據進行反駁。2023 年 1 月 30 日,三亞機場附近停放的多輛格力鈦新能源客車發生火災,67 輛車被燒毀。
盡管后續事故原因最終歸咎于外部火源引燃,但這一事件跟格力新能源車 “絕不起火” 的說法不吻合。
早在 2016 年,格力就開啟了其新能源造車之路。當時董明珠力推格力電器以 130 億元收購主推鈦酸鋰電池的珠海銀隆 100% 股權,以此作為進軍汽車行業的開端,不過該方案遭到了股東們的否決。但董明珠并未放棄,當年 12 月,她自己出資 10 億,還聯合王健林、劉強東、中集集團等共湊了 30 億,收購了珠海銀隆 22.388% 的股權。后來由于原銀隆創始人魏銀倉經營不善且涉嫌侵吞公司資產,格力系逐步全面掌控銀隆。2021 年 8 月底,銀隆進入法拍程序,被格力拍下 30.47% 的股權,同年 11 月,銀隆正式改名為「格力鈦新能源」。
格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不斷強調安全性能,其背后是對自身技術實力和產品品質的自信。但面對過往的事故以及消費者和市場的審視,“絕對不起火、不爆炸” 這樣絕對化的表述,究竟是格力真實技術實力的體現,還是過于自信的營銷話術,仍有待時間和市場的進一步檢驗。
消費者和行業觀察者也將持續關注格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后續表現,看其如何將安全承諾切實落地到每一輛車上。
鄔賀銓院士:除了華為,其他都在用外國芯片!網友:自主可控才是米國忌憚的原因
零跑朱江明:未來中大型SUV賣五六萬,活下來的車企最多為手機廠數兩倍!網友:先騎二輪,坐等實現!
提到殲-10,印尼軍方發言人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美大使污蔑中國偷竊技術!中國專家霸氣回懟:你們根本沒有我們擁有的技術
巴鐵前外長:我們鎖定了20架印度戰機,只選擇擊落其中6架,我們克制!
雷軍隔空回應余承東,小米和華為在汽車方面接下來的競爭中,你更看好誰?
英偉達首席科學家坦言:美國禁令逼走大量人才,大多去了華為,反倒讓中國獲得很大的發展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