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歲該咋過?有人覺得該躺著享福,有人覺得得天天補營養,還有人恨不得把保健品當飯吃。可你猜怎么著?科學家們研究來研究去,發現最劃算的“長壽藥”根本不用花錢——就是走路!
沒錯,就是兩條腿一前一后,邁開步子走。這事兒聽起來簡單,可效果比啥補品都實在。隔壁老張頭七十多歲還天天爬樓梯,腿腳利索得像五十歲;村口李奶奶八十多了,每天雷打不動走五里地,血壓比年輕人還穩。反觀那些整天窩沙發上看電視、懶得動彈的老人,沒幾年就渾身是病,藥罐子不離手。
為啥走路這么神?
人的身體就像一臺機器,老放著不用,零件準生銹。走路是最自然的運動,不傷膝蓋,不費勁兒,還能把全身都調動起來。心臟跳得更有力,血液流得更順暢,連腦子都跟著靈光。外國有研究說,每天走夠一定步數的人,老年癡呆的風險能降一半!
而且,走路不挑地兒。公園能走,小區能走,鄉下田間小路也能走。不用辦健身卡,不用買器械,有雙舒服的鞋就行。省錢又省事,上哪兒找這么好的養生法子?
走對了才有效
不過,走路也不是瞎溜達。有的老人覺得“我天天逛菜市場,也算運動”,其實那頂多算活動,不算鍛煉。真正有效的走路,得有點兒講究。
第一,速度不能太慢。 慢悠悠晃蕩,效果打折扣。最好能走到微微喘氣、說話有點費勁的程度,這樣心肺才能得到鍛煉。
第二,時間要夠。 一次走個二三十分鐘,每周堅持四五天,比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強多了。
第三,姿勢要對。 別弓著背、拖著腳走,抬頭挺胸,手臂自然擺動,這樣全身肌肉都能參與進來,走起來更帶勁。
走路帶來的好處,比你想的還多
1. 腿腳有勁,老了不摔跤
人一老,最怕摔。摔一跤,輕則躺半個月,重則骨折住院。走路能鍛煉平衡力,讓腿腳更穩當,摔倒的概率自然就低了。
2. 心臟好,血壓穩
走路能讓心臟慢慢變強,血管也更彈性。很多高血壓老人堅持走路后,藥都少吃了幾顆。
3. 心情好,不抑郁
人老了容易悶得慌,走路時看看風景,跟鄰居打個招呼,心情自然開朗。陽光一曬,身體還會分泌快樂激素,比吃抗抑郁藥還管用。
4. 腦子靈活,不糊涂
走路時血液往腦袋上沖,腦子供氧足,記性就不容易退化。很多愛走路的老人,八九十歲還能算賬、下棋,一點不糊涂。
八十歲開始走,晚不晚?
有人問:“我都八十了,現在才開始走,來得及嗎?” 答案是——絕對不晚!
國外有個研究,跟蹤了一群七八十歲的老人,讓他們每周走幾次。結果半年后,這些人的體力、反應速度甚至記憶力,都比那些不運動的同齡人強一大截。這說明,哪怕八十歲才開始鍛煉,身體照樣能變好。
老李頭就是例子。他七十五歲那年查出糖尿病,醫生讓他多運動。起初他覺得“這把年紀還折騰啥”,后來被兒子硬拉著每天散步。沒想到,三個月后血糖降了,精神頭也足了,現在逢人就夸走路的好處。
怎么走最舒服?
1. 選對鞋
別穿硬底鞋、拖鞋走路,容易傷腳。挑一雙軟底、透氣、有支撐的運動鞋,走起來更輕松。
2. 找個伴兒
一個人走容易膩,拉上老伴兒、鄰居一塊兒,邊走邊聊,時間過得快,還能互相督促。
3. 別逞強
剛開始走,別貪多。從十分鐘開始,慢慢加到半小時。要是膝蓋疼或頭暈,趕緊停下休息,別硬撐。
4. 挑好時間
夏天避開中午大太陽,冬天別趕太早或太晚,免得著涼。早上八九點、下午四五點,是最舒服的時候。
別等走不動了才后悔
現在很多老人,不是躺著看電視,就是坐著打麻將,等真走不動了,才后悔年輕時不鍛煉。其實,八十歲不算老,只要肯動,照樣能活得精神抖擻。
走路這事兒,不用等明天,今天就能開始。穿上鞋,邁開腿,走起來,比吃啥補品都強。身體好了,少受罪,兒女也少操心,這才是真正的“富養”自己。
所以啊,別猶豫了,站起來,走兩步試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