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追溯革命歷史脈絡,傳承紅色基因,2025 年 6 月 21 日,河南城建學院計算機與數據科學學院 “同心燃夢” 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寶豐縣中原軍區司令部舊址,開展 “沉浸式紅色實踐 + 數字化黨史傳播” 主題活動。實踐團成員通過史料研讀、場景還原、科技賦能等多元形式,在革命遺跡中解碼紅色密碼,以青年視角激活歷史記憶。
步入舊址,實踐團成員們立刻投身于行動中,他們身著紅色志愿服、頭戴紅帽,模擬講解員的樣子,以手勢配合講解,為游客介紹展板上的歷史照片。實踐團成員通過親身參與講解,助力游客了解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兼具教育意義與實踐價值,展現了青年群體在紅色文化傳播中的積極作用 。
舊址現場,志愿者以標準姿勢向黨旗敬禮,體現出對黨旗的崇敬與對入黨誓言的堅守。場景還通過增添黨旗、入黨誓詞牌及老式電話等元素,還原歷史氛圍,傳遞出紅色教育基地的莊嚴感。實踐團成員以實際行動踐行信仰,展現青年傳承紅色精神、強化使命擔當的積極風貌,兼具教育意義與精神感染力,彰顯紅色文化在當代的延續與弘揚 。
在舊址 “警衛戰士住室” 門前,實踐團成員們手持掃帚認真清掃。老舊的建筑、質樸的陳設,還原了歷史風貌,成員俯身清掃的姿態,展現出對紅色舊址的愛護與尊重。這一行動將 “三下鄉” 實踐落到實處,通過義務勞動,讓成員在服務中貼近革命歷史,傳承先輩艱苦奮斗精神,也以實際行動維護紅色陣地環境,兼具教育意義與實踐價值,彰顯青年助力紅色文化傳承的擔當 。
此次“三下鄉”實踐,成員們用 “觸摸 — 傳播 — 體驗” 的三段式行動,讓紅色基因從史料走向生活,當舊址的磚石在記憶里重疊,志愿者讀懂了“傳承”二字的分量——它不僅是回望歷史的敬意,更是走向未來的擔當。
來源:河南城建學院“同心燃夢” 暑期社會實踐團
作者:趙素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