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相信大家這幾天都被一則“別樣”的消息整懵了,莆田一所小學發布了一則“慰問貧困生”的宣傳,本意應該是想宣傳一下學校關愛學生的精神,卻不成被網友們逮住了一頓摩擦。
做了相關“好事”之后,學校還專門讓人書寫了一篇長長的文章,沒想到正是這篇文章,讓學校遭到了一眾網友的討伐。事后官方緊急發聲,稱是文章出現了一些錯誤,馬上進行整改,本以為事件就會停留到此,沒想到當地教育局的發聲,再次將事件推向了另一個高潮。 - “豪華版”貧困生
近日,莆田市一所小學發布了一篇慰問宣傳的文章,文章中提到:
慰問團隊前往一名貧困生家中,送上了書包、被子等物品。不管是文章的文字部分,還是文采方面,都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該文章不僅僅只有文字的表達,還配有圖片“證實”。
在大家的想象中,既然是貧困生,還受到了學校的特殊關懷,想來他的家庭條件應該是特別差,浮現在腦海里的家徒四壁:破爛的衣物、雜亂的床鋪、生銹的廚房用品、破了洞的鞋子、黑乎乎的形象…
而文章中的圖片,則是完全顛覆了人們對“貧困”的認知:偌大的客廳,豪華的裝修,里面的家具一看就價值不菲,且還有旋轉樓梯疑似通往二樓,而那旋轉樓梯的臺階,還精細的裝有亮燈條,一晃而過的鏡頭,還捕捉到了房間內以及壁柜的裝修,普通人看的是望塵莫及,“貧困生”真好呀…
文章被刪、校方回應
大家的質疑聲,以文章的圖片為目標,瘋狂的噴涌而出,到底是什么樣的家庭,才能匹配上如此的“豪華版貧困生”?
7月2日上午,北岸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
“學校慰問的那名學生,實際上并不是貧困生,而是一名特殊的學生。他是屬于那種,有點像殘疾類的那種特殊學生,可能是(文章)沒弄好,要把它(文章)改一下。我給他們說了,趕緊把文章撤了,給它改一下。”
注意該工作人員的發言,其中有這么幾個字眼:特殊學生、有點像、可能是、文章沒弄好、改一下!
這個回復,主打一個圓滑,主打一個官方…
難道說貧困這兩個字的含義需要重新被定義一下,還是說一直以來人們對貧困有所誤會?這是文章的問題嗎,是能改好的嗎,難道說把文章改一改,這名貧困生家的房子就能變小,家具就能變得破舊,文章改一改,貧困生就能真的變成貧困生?這里要劃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接著有網友發現,校方發布的那篇慰問文章,已經不見了蹤影,看來工作人員所講的,也并非全是官方,起碼文章是真的不見了,是刪除了還是去更改了,后續改完還會不會再發出來,那就不得而知了。
再出變故,教育局稱:這是孩舅舅家
7月2日下午,北岸經濟開發區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員,對此事進行了一個新的回應:
“圖中的房子是孩子舅舅家,慰問當天他住在這里,一放假就去了舅舅家。這個學生他是貧困生,他是住在他親戚家,慰問的時候,這個配圖造成了這個誤會?!?/strong>
事件發展到這會兒,這是一個新的轉折點,從原來的文章問題,轉變成了一個誤會;貧困生從校方嘴里的“有點像殘疾類的”,變成了真正的貧困生。
個人觀點
既然當地教育局發聲了,大家應該相信官方發言。孩子放假了,去舅舅家里玩,或者住到舅舅家里,從邏輯上是說的過去的。至于文章配圖的問題,個人感覺配圖不存在任何問題,它起碼真實的展現了,慰問當時的真實場景。
接下來就要批評一下孩子的舅舅了,作為孩子的舅舅,和貧困生的媽媽吃一鍋飯長大的,怎么會讓自己的外甥淪落到貧困生呢?這里倒不是要道德綁架,只是金碧輝煌的舅舅,與貧困潦倒的外甥,這兩件放在一塊,發生的概率太低了,最后我們還是希望,真正的“慰問”,可以真正的到達,真正的貧困生手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