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詩歌是藝術的女王”,由漢字構成的詩句在韻律、意境及內涵方面有豐富含義。古詩的魅力在于意境的營造,使人身臨其境。
貝多芬說:“偉大的詩,是民族最珍貴的寶石。”詩歌是我國的瑰寶,是我國值得驕傲的寶藏。
不管是夸贊還是“懟人”,古詩稱第二,沒有其他文學體裁敢稱第一。
古人極擅長用古詩表達情緒,用詞文雅,懟人非常厲害,字字句句都罵到痛點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殺得對方措手不及。待人反應過來,在氣勢上已經輸了一大截。
第一種類型是諷刺統治階級,揭示統治階級的問題。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類型,其中有一篇是《鄘風.相鼠》,“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讀者初讀這兩句詩,立即就能察覺詩歌抒發的情感。通過對老鼠與統治者的比較,批判統治者沒有為百姓謀福,而是欺騙百姓,令人憎恨。
“國家不幸詩家興”,詩經三百篇中,唯此一篇被評為“嫌于虐且俚矣”,足以說明言語中赤裸裸地痛罵。
另一篇是《小雅.巧言》,作者乃是遭受迫害的朝廷官員,寫詩嘲諷統治者任用奸臣,最終導致國家滅亡的故事。詩人用詩歌表達出種種翻騰的情緒,給予讀者深切的感悟,發人深思。
說起語言藝術,就不得不談一談才高八斗的蘇軾大詩人。宋代蘇軾因與變法派的觀點不同,被貶謫好幾次。
于是,直率的蘇軾寫下《山村五絕》一系列的詩句,尖銳地諷刺了當時法令的不妥,表達了蘇軾對民生問題的關注和敢于批判的精神。
這樣一位影響力極大的詩人,他敢于寫詩反映現實問題,可統治者不敢面對這些現實問題,反而認為蘇軾在忤逆皇帝的旨意。
蘇軾被迫卷入荒謬的“烏臺詩案”的風波后,逐漸意識到自己嫉惡如仇的個性,直抒胸臆的詩歌風格,會為自己帶來災難。
一首《洗兒詩》正能反映他的失望,詩中提及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聰明,蘇軾自己卻因為聰明而耽誤了自己,他為此苦悶,正好借詩歌抒發了他內心的萬千感慨。
蘇軾無疑是個滿腹經綸的大才子,本該仕途暢通無阻,然而他的直率與聰慧卻得不到賞識,還有可能招致殺身之禍。從這之后,蘇軾詩歌少以朝政為主題,側重在對人生的思考和自我寬慰。
有一句話叫“禍從口出”,在封建社會皇權集中的朝代,哪怕詩人寫諷刺詩的出發點是好的,“懟人”也十分有技術含量,但是諷刺朝政的古詩具有危險性,一不小心就被有心人士翻出來,輕則貶謫,重則丟了性命。
第二種類型是對人性的嘲諷,深入思考人的問題。
有“詩圣”之稱的唐代詩人杜甫,他的作品富有現實意義。《戲為六絕句.其二》內斂卻又直接地,批評了初唐時候文壇興盛的“齊梁文學”對初唐四杰的輕視。
初唐四杰雖然命運坎坷,但他們才華洋溢,有目共睹。而那些輕視初唐四杰的文人既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又自以為是,毫無可取之處。
正因為懂得賞識有識之士的伯樂不常有,糊涂之輩太多,還來碰瓷有才華的詩人作者。因此杜甫才感慨,等到這些糊涂蛋變成黃土一抔,也無法動搖滔滔江水的氣勢。杜甫贊美了初唐四杰不拘一束的詩歌風格,反駁了當時淺薄的不懂欣賞優秀詩歌的文人。
杜甫還關注到朝廷存在的弊端,他的《絕句》里有這么一句:“婦女多在官軍中”,通過詩歌諷刺現實,讀者用不著親眼所見,讀詩就可聯想到一幅幅景象。
如果說唐代詩人懟人的詩歌還算隱晦,那么清代詩人就罵得明明白白了。文映江所著《詠針》,一句“眼睛長在屁股上,只認衣冠不認人”,沒有點名道姓,通俗易懂地罵了人,直戳問題所在,罵的就是狗眼看人低的人。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給迎春的判詞中出現“中山狼”、“猖狂”的字詞,明擺著說迎春的丈夫是個恩將仇報的小人。
以上的詩句都是詩人對人性的揭露。人是非常復雜的,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哪怕是最親密的,最會甜言蜜語的人,他們的本性也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第三種類型是日常生活中的諷刺,涉及方方面面。
古代的科技和經濟雖然比不上今天,但是古人們的智慧和語言屬實文雅而有深度,時常懟得對方啞口無言。
如今的流行語并不新鮮,早在古代就出現了相關的詩句。古代有錢人是如何炫耀的?他可以說“家有千金,行止由心”,說的就是家里有錢,想怎么花都行。翻譯成普通話就是“有錢任性”四個字。
若是遭遇了傷心事,也有“心如枯槁”如此優美的詞匯可供表達。要是對自己的欣賞,就可以說“玉樹臨風美少年,攬鏡自顧也不眠”。
若是跟古人辯論,他回一句聽起來優美,實則夾帶隱喻的古詩,則輕輕松松擊垮對方。要是對方聽不懂,那就只能笑嘻嘻挨罵。
要是聽懂了,也得氣出病來。對于秀恩愛的情侶,單身的古人見了,恐怕會說上一句:“愛而不藏,自取其亡”吧。
古詩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特點就是雅俗共賞,以其特殊的魅力成為文化界的佼佼者。
“詩如禪機,在于參悟。”歷史不斷變遷,可歷史也是個圈,有人的地方就會產生問題,而這些問題很多都在歷史之中產生過,提出過,解決過。
因此,古代的詩歌放在今天也有時代意義。我們可以通過古詩了解古人的生活,也可以從古詩中找到共鳴,提升自身修養。
詩歌蘊含著古人豐富的智慧,用詞恰當生動,尤其懟人的詩句兼備了內涵和嘲諷的元素。若是對文字的理解不夠透徹深入,恐怕無法清楚地了解古詩是如何懟人的。
有趣的詩歌令讀者哭笑不得,感慨萬千,讀詩給予了讀者跨時空與詩人進行心靈的對話,了解偉人智慧的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