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 日,比亞迪在巴西南部巴伊亞州卡馬薩里市舉行了巴西乘用車工廠的首車下線儀式,這標志著比亞迪全球化戰略布局邁向全新階段,為拉美新能源產業揭開了歷史性的嶄新一頁,更是見證比亞迪又一歷史時刻。比亞迪巴西乘用車工廠坐落于卡馬薩里市,這里不僅是巴伊亞州重要的工業與經濟中心,而且擁有完備的汽車產業鏈配套和成熟的港口物流設施,為工廠的運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2023 年 7 月,比亞迪宣布在此構建一座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總投資額高達 55 億雷亞爾(折合人民幣約 71 億),涵蓋了三座工廠。該基地的新能源整車生產線將專注于純電動及插電式混動車型的生產,規劃產能為每年 15 萬輛,有望為當地創造 2 萬個就業崗位。比亞迪還積極與本地供應鏈伙伴合作,致力于構建本土化的產業協作模式,推動新能源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
從 2021 年新能源乘用車進入巴西市場起,比亞迪便在巴西市場取得了斐然的成績。當年銷量僅為 260 輛,2023 年全年銷量就一舉突破 1.7 萬輛,是前一年的 68 倍之多。2024 年銷量更是達到 7.6 萬輛,同比增長超 328%,榮獲 “2024 年增長最快汽車品牌” 稱號。2025 年 1-5 月,比亞迪汽車在巴西銷量超 3.9 萬輛,其中純電車型在當地市場份額高達 92.16%,插電混動車型占比也達到 35.8%,持續鞏固當地市場的領導者地位。
比亞迪巴西工廠的運營充分體現了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使用太陽能與水力電力,搭載雨水回收系統與污水處理設施,嚴格遵循全球減碳標準,為巴西國家綠色轉型貢獻重要力量。同時,比亞迪巴西工廠首車下線也標志著比亞迪在拉美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里程碑式的歷史性突破,成為拉美地區規模最大的電動車制造中心,為巴西本地工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從產品輸出到生態共建:比亞迪全球化布局的典范
比亞迪在巴西的發展歷程,展現了其從產品輸出到生態共建的深度轉變。自 2013 年在圣保羅開設首個辦事處以來,比亞迪已在巴西深耕十余年,在光伏、大巴、電池、軌道交通等領域持續布局,與可靠性和尖端技術畫上等號,成為巴西家喻戶曉的品牌。
面對復雜多變的政策環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比亞迪以本地化生產運營作為應對保護壁壘的有力策略。如今,比亞迪以 “中國智造” 改寫拉美汽車競爭格局,成為中國新能源出海的典范。近年來,比亞迪積極拓展海外產業布局,新能源足跡已遍布六大洲、全球 110 多個國家和地區。2025 年上半年,比亞迪海外銷量達 47.21 萬輛,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132%,預計 2025 年全年海外銷售將超過 80 萬輛。
為支撐全球業務拓展,比亞迪已在巴西、泰國、烏茲別克斯坦和匈牙利等地建立生產基地,不斷完善全球供應鏈網絡。2025 年 5 月比亞迪歐洲總部正式落戶匈牙利,標志著其本地化戰略邁入新階段。此外,比亞迪還組建了自己的滾裝船隊,其中 6 艘已正式投入運營,為新能源汽車全球化揚帆遠航提供有力支持。
在產品力方面,比亞迪同樣表現卓越。海獅 07EV、宋家族等 7 款車型獲得 Euro NCAP 五星安全認證,海鷗更是斬獲 2025 年世界汽車大獎 “世界城市車” 稱號,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中國品牌車型,充分展現了比亞迪向世界級汽車品牌邁進的堅定決心和強大實力。
披荊斬棘,比亞迪海外市場的艱難征程
然而,比亞迪在海外市場的成功并非一帆風順,背后是一段充滿挑戰與艱辛的征途。在市場層面,比亞迪等中國品牌面臨著品牌認知度鴻溝。德系、日系、美系品牌憑借深厚歷史積淀和消費者信任,占據優勢地位,而比亞迪等中國品牌需要投入巨額資金進行品牌建設,扭轉 “廉價低質” 的刻板印象,證明自身在技術、品質、安全上的競爭力。
同時,不同海外市場的消費者在偏好、審美、用車場景等方面與中國市場存在顯著差異,比亞迪等中國品牌需要進行深入的本地化調研,調整產品設計、配置、營銷策略和服務模式,以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此外,構建覆蓋廣泛、服務高效的銷售網絡、維修中心和零部件供應體系并非易事,需要長期的投入和合作伙伴關系建設,而初期覆蓋不足可能會動搖消費者的購買信心,影響售后體驗。
在法規與標準方面,各國在車輛安全、環保排放、數據隱私、車輛準入等方面的技術標準各異,且不斷變化。滿足這些標準要求比亞迪進行大量的本地化測試、認證和產品適應性改進,這無疑增加了成本和周期。同時,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也是中國電動車出海面臨的重大外部阻力。在巴西,受本土產業保護政策影響,政府宣布階梯式上調新能源車的進口關稅,給比亞迪等中國品牌帶來了較大的壓力。而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也面臨著選址、巨額投資、供應鏈本地化、本地員工招聘培訓、文化融合等諸多復雜挑戰。
在政治與輿論方面,中國企業的快速發展引發了部分政客和輿論基于意識形態的警惕和打壓。由于電動車涉及大量數據和關鍵基礎設施,更容易被無端貼上 “安全威脅” 的標簽。部分西方媒體和政客還可能刻意渲染中國企業的威脅,放大負面信息,從而影響公眾認知和政策制定,為比亞迪的本地化運營和市場拓展制造輿論障礙。例如,在比亞迪巴西工廠的建設過程中,文化差異等因素就被部分別有用心人士利用,對企業在海外的建設和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瞄準海外,比亞迪的未來展望
比亞迪在巴西的出海之路,是中國品牌全球化進程的一個縮影,充滿了市場隔閡、保護壁壘、政治風險和激烈競爭。每一步都伴隨著巨大的投入和不確定性。然而,正是通過直面這些 “不容易”,不斷調整策略、加大本地化投入、堅持技術創新和合規經營,比亞迪才得以在國際市場上初步站穩腳跟,取得 “了不起” 的成績。
比亞迪的出海經驗深刻地告訴我們,中國企業的出海成功絕非坦途,而是一場需要戰略定力、雄厚實力和持續韌性的長征。其在巴西從起步到取得顯著成績的歷程,為其他中國品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