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陜高速揚州南繞城段(原寧通高速揚州段)改擴建工程是揚州主城區南部交通升級的關鍵項目,主要解決原道路通行能力不足、樞紐節點擁堵等問題。改擴建范圍西起汊河樞紐,東至蔣王互通,全長約10公里,原雙向4車道升級為雙向6–8車道,并同步改造3處互通立交(汊河樞紐、蔣王互通、湯旺互通)。目前,原主線收費站已拆除,與揚溧高速、江六高速聯網,實現“無感切換”。汊河樞紐:拆除重建部分匝道,解決原有匝道指標不足問題,提升揚溧高速與滬陜高速的轉換效率。蔣王互通:新建分離式立交橋,消除原有立交與開發西路交叉的交通沖突點。除此之外,在起點(K21+200)新建湯旺互通,終點(K31+200)新建蔣王互通,強化與城市快速路(如潤揚南路)的銜接。
2025年5月完成上跨滬陜高速的1950噸鋼箱梁頂推施工,采用“步履式頂推”工藝,實現零中斷通行。潤揚南路高架橋主體結構預計2025年8月底貫通,年底具備通車條件,屆時將形成滬陜高速與城市快速路的高效轉換通道。主線拓寬段路基施工啟動,重點處理老路病害(如裂縫、沉降),同步埋設管線。施工期間保持滬陜高速正常通行,通過分階段導改、智能監控系統(如傾角儀、應力傳感器)保障安全。
寧揚城際鐵路揚州段是長三角首條跨市域過江軌道交通項目,設計時速160公里,全長約54公里,設8座車站(含4座地下站、4座高架站)。目前揚州段土建施工已全面展開,
天寧大道站
成為全線首個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的地下車站,盾構機已開始區間掘進,但過江段仍處技術驗證階段,全線通車時間可能延至2027年。
天寧大道站
(地下二層島式),于2025年4月完成主體結構封頂,成為揚州段首個封頂的地下車站。站內結構采用明挖順作法施工,設4個出入口和2組風亭,兩端均為盾構始發井。截至6月,站內二次結構施工(如墻體、設備區)已完成60%,計劃2025年9月進入機電安裝階段。工農路站
,目前主體結構已完成80%,計劃2025年10月封頂,與天寧大道站盾構區間同步推進。站南路站
于2025年5月完成一期圍擋,目前進行基坑開挖,預計2026年6月封頂。
“寧揚1號”盾構機
于2025年3月從天寧大道站始發,負責工農路站—天寧大道站左線盾構區間(2.8公里),采用自動化掘進技術,日均推進10米,計劃2025年底完成該區間左線貫通。該區間需穿越密集建構筑物群及軟土地層,施工風險高,已通過專家評審優化掘進參數。“寧揚2號”盾構機
于2025年6月進場,將承擔工農路站—天寧大道站右線盾構任務,與“寧揚1號”同向掘進,預計2026年3月完成雙線貫通。
跨儀揚河矮塔斜拉橋
于2025年5月完成主墩承臺澆筑(混凝土方量2827立方米),進入墩身和塔柱施工階段,計劃2026年6月合龍。該橋為國內最大跨度雙線市域鐵路斜拉橋,主跨達300米,采用矮塔結構降低對通航影響。汊站明挖區間防水工程
于2025年6月通過底板防水首件驗收,采用高分子自粘卷材+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工藝,為后續2831米長隧道施工奠定基礎。過江通道(南京龍潭至揚州儀征)仍處于技術驗證階段,原計劃2025年開工的江底隧道工程因地質勘探復雜延期,可能影響全線通車時間至2027年后。揚州段(不含過江段)計劃2026年先行開通運營,初期作為市域快線連接儀征開發區與主城區,待過江段建成后實現40分鐘直達南京仙林湖。
寧揚城際鐵路揚州段建成后,將實現“地鐵+城際”雙模式運營:串聯儀征汽車工業園、開發區與揚州市區,支撐產城融合;待過江段通車后,揚州西站至南京仙林湖站僅需40分鐘,推動寧鎮揚一體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