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北京,注定將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俄羅斯總統普京,已正式宣布將于8月31日至9月3日對中國進行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傳出可能赴京的消息。如果普京與特朗普雙雙現身閱兵現場,這將是21世紀以來中、美、俄三大國領導人首次在同一場合集體亮相。
這不僅是一次外交上的罕見交集,更是一場撼動全球政壇格局的“世紀會面”。消息一經傳出,世界為之一震。誰將成為這場大戲的主角,誰又會被邊緣化?
誰能從中受益,又是誰將成為最大的輸家?答案漸漸浮出水面:那就是日本。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中,普京的到訪本就意義非凡。
俄烏沖突仍在持續,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依舊嚴苛。在2024年勝利日當天,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冷處理”讓克里姆林宮頗感孤立。
于是,普京毅然選擇“向東看”,將目光投向了中國。這一次,他不僅將參加上合組織峰會,還將在9月3日親臨天安門,與中國一同紀念那段血與火的歲月。
這份歷時四天的外交行程,不是簡單的走訪,更是一場充滿政治意味的宣示——中俄關系牢不可破、互為依托。
2024年中俄貿易額高達2448億美元,幾乎占據俄羅斯GDP的九分之一,經濟層面的深度綁定,讓這場訪問的分量更為沉重。
特朗普的出現,更令這場原本已不同凡響的閱兵活動,變得撲朔迷離、充滿看點。這位美國前總統,自帶話題屬性,一向以出其不意的風格著稱于世。
他喜歡大場面,也深知如何通過外交場合制造影響力。從白宮到聯合國,再到社交媒體,他從不掩飾對“全球C位”的渴望。
如今,傳出他可能出席中國九三閱兵的消息,立刻在國際輿論場掀起波瀾。如果成行,這將是中美關系的重大突破,也是美國對華政策的重大轉向。
眾所周知,近年來美國對華態度日趨強硬,貿易戰、科技封鎖、外交孤立、軍事圍堵,手段層出不窮。
可惜事與愿違,中國并未因此屈服,反而在稀土、能源、科技等領域持續發力,頻頻“反將一軍”。尤其是6月中國宣布限制鏑、鋱等關鍵稀土出口后,美國軍工產業鏈出現劇烈震蕩。
F-35戰斗機的生產線受阻,五角大樓內部一片焦灼特朗普深知,如果不能盡快解決稀土問題,美國的“全球軍力優勢”將面臨根本性危機。
于是,計劃訪華、爭取談判、親赴北京閱兵現場,便成為他考慮的選項之一。這不僅是一次外交試探,也是一次地緣政治的“豪賭”。
他要用自己的方式,爭取稀土穩定供應,緩和中美關系,甚至試圖借此向國內選民展示其“重塑中美合作”的能力。
不過,特朗普是否能成行,仍未有官方確認。中國外交部態度謹慎,美國方面則表示正在“擬定訪華計劃”,并透露可能由包括馬斯克、庫克、施瓦茨曼、芬克等在內的CEO團體隨行。
這一安排,透露出濃厚的經貿合作意圖。若特朗普此行成真,將不僅是外交突破,更是美國經濟壓力下的現實選擇。
今年第一季度,美國GDP環比下滑0.5%,創下近三年最差紀錄。中美貿易戰反噬效應顯現,貿易逆差反增18%,而中國新能源汽車、光伏產品出口量卻逆勢增長47%。
這些數字,不僅是中國產業韌性的體現,更是對美國單邊主義政策的有力回擊。特朗普心知肚明,若繼續與中國對抗,美國制造業將難以為繼,金融霸權也將搖搖欲墜。
因此,他試圖通過訪華,重新拉近與中國的距離,在高科技出口、投資準入等領域尋求突破口,這也是他一貫“交易型外交”的延續。
然而,正當全球聚焦中、美、俄三國領導人有望在北京歷史性同框之際,一個國家的神經被徹底挑動了——那就是日本。
過去幾年,日本在美國的默許與扶持下,一步步走上了“準軍事化”的復興路徑。修憲、擴軍、參拜靖國神社、強化臺海介入政策,無一不透露出軍國主義復辟的苗頭。
2025年4月,日本更是通過《防衛力量倍增計劃》,將防衛預算提升27%,達到歷史最高值。這無疑是對戰后和平憲法精神的嚴重沖擊。
而今,中俄美三國若在北京閱兵式上聯合亮相、共同高舉反法西斯大旗,便意味著對日本這幾年歷史修正主義傾向的集體否定。這對日本政府而言,無疑是當頭一棒。
更雪上加霜的是,如果特朗普出席閱兵現場,不啻于美國對日本復辟軍國主義的“打臉”。曾經的“靠山”如今站在了對手陣營,日本的地區戰略地位將面臨劇烈動搖。
外界普遍分析,若中美俄三方達成某種政治默契,美國很可能重新收緊對日本的軍事“松綁”政策。原本計劃轉讓的“戰斧”導彈項目或將被叫停。
自衛隊部署攻擊性武器的計劃也可能被迫擱淺,憲法修改議程或遭遇來自華盛頓的明確阻力。這并非危言聳聽。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拉塞爾曾明確表示,當華盛頓面臨核心利益權衡時,日本可能隨時被“犧牲”。從棋子變為棄子,不過是大國博弈中的一念之間。
日本這些年精心打造的“歷史敘事”正面臨全面瓦解。他們一再試圖模糊侵略歷史、挑戰戰后國際秩序。
如今中、美、俄三國若在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式上共同亮相,無異于向世界重新確認那段歷史的正義性與不可篡改性。
日本政客們高喊“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卻忽略了世界大勢早已悄然轉變。當中美俄齊聚北京,意味著世界格局已進入新的博弈周期。
誰能坐下來談,誰才有話語權;誰還在叫囂挑釁,誰就注定被邊緣化。中國對此次閱兵活動的籌備,展現出極高的政治智慧與戰略定力。
從邀請安排、活動設置,到與兩國元首的互動節奏,無不透露出大國外交的成熟與從容。這是中國影響力的集中體現,更是全球舞臺上中國不可或缺地位的有力證明。
我們不懼來者,不拒合作,更不會被任何威脅所動搖。閱兵式不僅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宣示。
當普京踏上北京的土地,特朗普亦或將現身天安門廣場,這不僅是一次外交的交鋒,更是一場力量的展示、信念的碰撞、格局的重塑。
在這三大國的中心,中國穩坐主場,掌握主動。日本呢?只能眼睜睜看著世界重排序,自己卻被晾在角落,既無話語權,也無參與權。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順勢而為,誰逆流而行,一目了然。而這場9月的閱兵,不僅將銘刻在中國的歷史上,也必將成為世界格局演變的重要標志之一
信息來源:
[1]俄總統助理:俄中計劃在普京訪華期間慶祝聯合國成立80周年 觀察者網
[2]中美俄將共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閱兵?中方回應 北青政知新媒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