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強省""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引領下,江蘇省持續加碼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縣縣通高速""干線擴容提質"等工程深入推進,全省路網通行效率與服務能級顯著提升,不僅緩解了區域交通壓力,更激活了沿線經濟躍升新動能。今天要聊的這條高速——新揚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便是江蘇今年交通建設的"民生禮包",沿線百姓直呼"有福了"!
新揚高速公路,是江蘇省"五縱九橫五聯"高速公路網中"橫四"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連接蘇北與蘇南、銜接長三角核心區的重要通道。線路北起徐州新沂市,向南經宿遷、淮安,終至揚州,全長約232公里,原設計為雙向四車道,因沿線產業集聚、旅游升溫,現有通行能力已趨近飽和,擴容需求迫切。
此次改擴建工程,是江蘇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中的重點項目,更是回應沿線群眾出行期盼的"民生工程"。項目全線采用雙向八車道標準建設(部分路段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42米,總投資約180億元,建設工期約36個月。改擴建后,新揚高速將成為蘇北地區首條"八車道"高速,通行效率提升超100%,徹底告別"節假日堵車、貨車排隊"的尷尬場景。
2025年3月,江蘇省發改委正式批復新揚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標志著項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4月,項目初步設計通過專家評審,施工圖設計同步啟動;5月,沿線5縣(市、區)完成土地預審與拆遷補償方案公示,施工便道、拌合站等臨時設施建設全面鋪開;6月18日,項目控制性工程——淮安段古鹽河特大橋首根樁基正式啟動澆筑,拉開了全線實質性施工序幕。
截至目前,項目已完成施工招標,12個標段中8個標段的施工隊伍已進場,200余臺大型機械在沿線集結,預計2025年9月底前全線進入主體施工階段,2028年建成通車。
新揚高速的改擴建,絕非簡單的"拓寬路面",而是一場為沿線百姓量身定制的"幸福升級":
第一,出行更便捷:串起"1小時生活圈",改擴建后,新揚高速將與徐明高速、連霍高速、滬陜高速等形成"井"字形路網,徐州至揚州車程將從3.5小時縮短至2.5小時,宿遷至南京車程壓縮至1.5小時,沿線鄉鎮到高速入口的平均距離從8公里縮短至3公里,真正實現"出門上高速、半小時到城區"的便捷出行。
第二,產業更興旺:激活"沿路經濟帶",線路途經的宿遷宿城經濟開發區、淮安漣水食品產業園、揚州儀征汽車工業園等產業園區,將依托高速實現"原料進得來、產品出得快"。以宿遷耿車鎮為例,當地家具產業年產值超200億元,但過去因高速擁堵,物流成本占比高達15%;改擴建后,物流時效提升40%,預計每年為企業降本超3億元。
第三,旅游更紅火:打通"詩與遠方"快車道,新揚高速沿線串聯駱馬湖、洪澤湖兩大淡水湖,途經項王故里、周恩來故里等5A級景區,以及泗洪洪澤湖濕地、儀征捺山地質公園等網紅打卡地。改擴建后,"高速+旅游"專線將加密,游客從南京出發2小時可到駱馬湖吃湖鮮,從上海出發3小時能到周恩來故里紅色游,沿線農家樂、民宿預計年接待量增長50%,百姓吃上"旅游飯"的底氣更足。
第四,農產品更暢銷:鋪就"出村進城"直通車,沿線邳州的大蒜、宿遷的黃桃、淮安的紅椒等特色農產品,過去因運輸時效低,常因"堵在路上"錯過最佳銷售期。改擴建后,冷鏈物流車可直接上高速,大蒜從采摘到上海超市僅需12小時,黃桃"上午摘、下午賣"成為常態,農民每斤售價能多賺1-2元,真正實現"路通業興、路暢民富"。
從"村村通公路"到"縣縣通高速",再到如今的"高速擴容提質",江蘇的交通巨變始終緊扣"人民滿意"的核心。新揚高速改擴建工程,不僅是一條穿越平原水鄉的"景觀路",更是一條串聯產業的"致富路"、連通城鄉的"幸福路"、融入長三角的"開放路"。 正如沿線村民老張所說:"以前跑運輸,堵車時只能在車里啃冷饅頭;現在聽說高速要擴成八車道,我打算再買輛大貨車,拉著家鄉的黃桃去上海賣,日子肯定越過越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